首页 > 新闻 > 安徽新闻 > 正文

安庆保“两湖”大会战:风雨中挺起不屈的脊梁

7月20日,受风浪影响,宿松县洲头乡西口村南口圩堤坝多处发生险情。图为当地党员干部群众在搬运沙袋进行抢险。 记者 江胜 摄

据安庆新闻网报道, 一边,是受连日暴雨袭击水位居高不下的华阳湖、武昌湖。

一边,是50万亩良田,是40万人民群众的家园。

“举全市之力打一场保‘两湖’大会战。”“相信‘人定胜天’,我们能创一个历史奇迹。”7月14日,市委书记魏晓明、市长陈冰冰一声令下,目光向“两湖”聚焦、力量向“两湖”集聚,一场浩浩荡荡的“两湖”保卫战在望江、宿松两地打响。

第一时间,市、县、乡、村四级领导干部行动起来,以不知疲累、永不低头、永不言败的精神,冲锋在抗洪前线;

第一时间,共产党员行动起来,以“水涨堤涨”、“险情不除我不下堤”的决心,践行对党的庄严承诺;

第一时间,广大群众行动起来,在外务工人员从四面八方赶回来,众志成城,保卫家园。

干群一心,人定胜天。在洪灾中、在险境中、在磨难中,安庆人民挺起不屈的脊梁,在生命的堤坝上筑起一道道冲不垮、摧不毁的钢铁长城。

身先士卒

“领头羊”冲锋在前战洪魔

雨情、水情已经超出1998年、1999年,内湖无法自排,形势严峻!

这是一次历史罕见的天灾。这也是入汛以来,安庆历时时间最长、任务最为艰巨的一场硬仗。

拿下这场硬仗、啃下这块硬骨头,保住华阳湖、武昌湖,保住群众的美丽家园。

刚刚从全面抗洪的战役中抽出身来,7月14日,市委、市政府毅然决定,决战“两湖”。

此时,各地已经在抗洪一线连续奋战了近一个月。但险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各级领导干部闻令而动、听令而行,身先士卒,向前线集结。

市四大班子全面出动,市领导包保,带着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带着专家团队,进驻望江、宿松;

望江县、宿松县领导干部全员上战场,在抗洪最前线指挥作战。

时刻不松懈、时刻不懈怠,2000多名干部日夜奋战,在“两湖”抗洪一线化成不知疲累的“老牛”,站成一颗“不倒松”,谱写出一曲战天斗地的抗洪壮歌。

历史上罕见的连续强降雨而造成武昌湖水位迅猛上涨到16.64米时,紧临该湖的太慈镇第二大圩口——近8000亩面积,9700米长堤段的郭河圩全线告急,险象环生,危机四伏。

45岁的望江县太慈镇武装部长陈永中临危受命担任该圩指挥所指挥长。截至7月19日,郭河圩大小险情共发生160余起,在他的指挥下,险情一次又一次被化解,咆哮的湖水被死死阻挡在大堤之外。

从7月1日到20日,陈永中一直坚守在圩堤上,20天以来,他从没回过一次家。他的痛风病犯了,左脚背部生了葡萄大的水泡,右脚肿得亮晶晶的连鞋都穿不上,在圩堤上一跛一跛的吃力前行。同事们都心疼他劝他在家歇一歇,他婉言谢绝了。

“我这个指挥长就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咬牙坚持,鼓舞士气。”陈永中说。

7月7日晚上,宿松县五里乡纪委书记吴考中接到宿松县防汛指挥部的命令,迅速组织50个民工驰援洲头乡永天圩。而在此之前,由于六虹圩堤坝溃破,为将群众一个不少地转移出去,吴考中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

抡大锤、铲土装袋、扛沙包……在永天圩的堤坝上,吴考中带着他的团队顾不上吃饭休息,第一时间投入战斗,拧成一股绳,铆足干劲干,在5天时间里,将泗洲段近3公里圩堤加高40公分并打桩加固,扛运沙包2万余个,用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护堤小长城。

如今,吴考中已在永天圩泗洲段上奋战半个月了。“水不退,人不撤。”吴考中还在继续坚守着。

他们是人民的公仆,在灾难面前,他们挺在前面,与群众战斗在一起,忘我付出、无私奉献,用一个个实际行动汇成一股股温暖人心的暖流。

7月15日下午,宿松县复兴镇遭遇风暴,大雨倾盆。大雨导致黄湖水位急剧攀升,猛烈的西风卷着大浪拍向位于复兴镇占峦村的新沟圩堤,其破坏力极强,圩堤瞬间出现缺口。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正在新沟圩巡堤的复兴镇纪委书记胡张龙和占峦村党总支书记许丙安顶着狂风、冒着大雨,使出浑身的力气扛起沙袋就往缺口上堵,在他们的全力之下,险情终于得到控制。

“当时什么也没有想,只有一个念头——圩不能破!”胡张龙如是说,自汛期以来,胡张龙等乡镇干部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已经坚守在险情频发的占峦村15个日夜。

“只要他在场,大家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安全感。”在望江县鸦滩镇五合圩,鸦滩水利站站长刘群卫是“最忙最受欢迎”的人。导渗沟怎么开、管涌跌窝怎么处理……防汛一线,到处都活跃着他的身影。从六月底入驻以来,刘群卫没有回过一趟家,时刻坚守。

打了一场又一场战役,皮肤晒黑了、身体累瘦了,但在高温下、在洪水前,他们精神抖擞、精力旺盛,时刻准备着,投入下一场战斗中。

党员带头

“主心骨”冲得上来豁得出去

每个险工险段都插着一面鲜红的党旗,每个党员胸前都佩戴着醒目的党徽。

沿着“两湖”一线一路前行,红色成为繁忙堤坝上最靓丽的色彩。

在危难面前,广大党员不忘初心,冲得上来、豁得出去,如中流砥柱,屹立在滔滔激流之中。

在灾难面前,有一种信仰叫忠于人民,有一种担当叫挺身而出——

“危急时刻,共产党员就应该冲在最前面。”7月16日上午,望江县武昌湖白莲洲圩圩堤上,圩堤防汛抗洪指挥所政委、太慈镇党委副书记聂娜琴说。

“我是党员干部,当然要冲在最前面”7月16日下午,望江县武昌湖六零圩圩堤上,圩堤第二责任段段长、太慈镇财政分局局长王学明说。

王学明和聂娜琴是夫妻,同在一个乡镇上班。面对大洪水,夫妻俩在各自负责的圩堤上,一干就是18天。18天里,两人没有见过一次面,没有回过一次家。18天里,女儿中考填报志愿,两人没去陪,家里进了水,两人没去料理。

“我清楚情况,让我来!”一声浑厚有力的话语出自望江县杨湾镇丰乐村党员刘应龙。

杨湾镇四合圩丰乐段堤坝存在废弃抗旱闸十多处,连日来,由于泊湖水位不断上涨,多处抗旱闸背水坡出现管涌,形势异常严峻。

刘应龙每到险情现场都主动请缨、下水摸查,在没有任何潜水设备情况下,十几次下潜又浑又脏的水下,找到过水涵管后又组织人力用棉絮、土袋堵塞。刘应龙用老练的经验和亲力亲为成功处置了十余处管涌险情。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一个个平凡而又闪亮的名字不时地出现在抗洪一线:

党员何小荣第一个跳进齐腰深的水里,打桩、填土,连续奋战5个小时;

70岁的老党员曹觉犬每天坚持在大堤上巡查;

66岁的老党员傅绍和被蛇咬伤仍不下火线;

年轻党员苏登坡手臂被晒掉一层皮仍坚守大堤……

在抗洪抢险救灾战斗中,第一个跳进洪水中堵决口的是共产党员;手上血泡最多的,肩膀上血印最深的是共产党员……

灾难中,共产党员用一个又一个行动充当了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在抗击洪水中尽显党员本色、尽展党徽光彩。

干群一心

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保家园

在这场大汛面前,人民群众,表现出了极大的坚贞与顽强。

2万多名民工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奋力保卫自己的家园。

“我们圩口上的子堤是最好看!”站在望江县鸦滩镇四合圩堤坝上,鸦滩镇党委书记汪结冰说。原来,这码子堤用的编织袋,都是当地群众你家八条,我家十条,自发捐献的,五花八门的编织袋,码起了一条五彩缤纷的子堤。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这就是我们打赢防汛攻坚战的信心之源。”汪结冰自豪地说。

而作为华阳河湖区最大的圩口,华阳河农场险情不断。

自7月15日保“两湖”大会战以来,华阳河农场每天安排1100多人参加一分场、四分场和五分场等重点圩口的保圩抢险,对辖区内的圩口进行严防死守,对沿湖大堤实施除险加固,抵御风浪,保障大堤安全。

“小家虽然没了,但是只要能保住农场这个大家,让大多数同胞安全度汛,我们吃点亏没什么。”华阳河农场华丰管理区主任江学军告诉记者,从7月10日破圩之后,家里被淹,他就把父母送到姐姐那里安置,然后带领50名队员们一直奋战在抗洪一线。

“自己的家园自己守护”。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加入到保堤保家园的战斗中。

周庆球,望江县太慈镇六零圩村新公村民组村民,今年57岁,一直在上海从事建筑行业。7月3日,他从电视新闻上了解到家乡发了大水,4日下午便赶到了家。在六零圩上,他一干就是13天。

周允结,六零圩村新公村民组村民,今年48岁,一直在天津从事建筑行业。7月4日,他从来自家乡的长途电话里了解到家乡发了大水,5日下午便赶到了家。在六零圩上,他一干就是12天。

他们说:“家乡发洪水,自己有义务回来抗洪抢险。”“即使在外面挣再多的钱,家乡永远不能丢。”

目前,六零圩村82.9%的外出务工劳力已经返乡。

7月19日,宿松县复兴镇王营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坚守在该村明星圩圩堤上防汛抗洪保卫家园,其中就有200多名返乡参加防汛抗洪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

在这场与洪水的搏斗中,更有一些普通的群众,舍小家保大家,将自家良田充当水坝,以保大圩安全,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战歌。

7月18日,望江县漳湖镇漳湖圩59段内20多个承包大户主动要求被淹的4000多亩土地及鱼塘全部淹没。

7月5日8时之前,漳湖圩59段告急,堤防随时可能溃破。该堤防一旦溃破,漳湖圩内10万亩耕地及3万村民将遭受灭顶之灾。

蓄水养坝。该县防指当机立断。但是,水引进来后,漳湖圩59段内20多个承包大户的4000多亩土地及鱼塘必然被淹,这些大户会不会同意?

“同意,赶紧开闸放水保护圩堤。”紧要关头,漳湖圩59段内20多个承包大户异口同声。

4000亩土地和良田淹了,10万亩耕地、3万村民保住了。20多个承包大户说:“值”。

洪水还未退去,战斗远没有结束。

但每到一处,必胜的信念都写在每一个党员、干部、群众的脸上。

这信念,来自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来自于安庆人民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

这信念,正化作无穷的力量,保卫“两湖”,保卫家园。

原标题:安庆保“两湖”大会战:风雨中挺起不屈的脊梁

责任编辑:朱浩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