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百姓热点 > 正文

医者仁心惠病患 捐献器官暖人间

援藏医生赵炬生前行医技术精湛,逝后救人捐献器官

医病医身医心,忘名忘利忘我。41 岁的援藏医生赵炬,在从医的17 年间,一直坚守在第一线,把患者放在首位,将医德牢记心中。不开大处方、一心钻科研,生前用精湛医术获得患者尊重的他,逝世之后,捐献的器官又让5 名陌生的患者重获新生,用最后的能量展现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滁州网记者采访了赵炬的同事、患者,从他们动情的回忆中,记者看到了一位勤奋的骨干,一名尽责的医生,更看到了一个甘愿奉献、舍己为人的好人。

勤奋好学

填补科室技术空白

赵炬生前的办公室,位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三楼的口腔科,如今,他的办公室里,仍挂着一件白大褂,桌子上,仍旧摆着他最爱看的专业书籍,一切仿佛都没变,一切却也都变了。护士范圣华最近总是有些“幻听”,每次经过赵炬的办公室,总觉得赵医生在叫她,“小范,快来给我搭把手……”

“我和赵医生太熟悉了,他每天的工作时间、加班情况,我都特别清楚,忙起来连口水都喝不上,他也从来没抱怨过。”范圣华回忆说,口腔科的不少患者牙齿情况都比较糟糕,处理起来也很耗时,遇上脾气不好的患者,还会受到被数落的委屈,可赵炬却总是很理解他们,用耐心的解释和专业的治疗,得到大家的信任,“之前科室排班时,我还差点给赵医生排了中秋值班,那时候多希望他能快点醒过来!”

在口腔科主任杨大华眼中,赵炬对专业技术的钻研几乎达到痴迷状态,“赵炬是我们科室的中坚力量,主持开展的种植牙技术填补了我院在这方面的空白。”在口腔科副主任窦伟眼里,赵炬很体谅患者看病的不易,“他说自己是农村出身,知道家境贫困百姓的艰辛,治疗时总是想尽办法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佳的效果,遇到特别贫困的患者,有时候只象征性收取材料费。”在实习生杨正心中,赵炬是毫无保留的老师,“赵老师一直帮助我提高,是他让我知道,想做一个好医生,不仅技术很重要,对待患者的态度也很重要。”

耐心细致

与病患是朋友似家人

80 多岁的朱奶奶,与赵炬认识已经十年,当初慕名前去找赵炬看牙,被赵炬的细致和负责所感动,这十年间,她把赵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真是特别好的一个孩子,我去找他拔牙,他说不该拔的牙坚决不能拔,现在我那颗牙还在,连螃蟹、龙虾这些硬东西都能吃。”因为感谢赵炬,朱奶奶总想给赵炬买些什么,可赵炬什么都不收,“有一次我把他‘骗’到家里,给他包了顿饺子,我儿子名字里也有炬字,我把他当自己孩子疼。”赵炬昏迷期间,朱奶奶还和儿子一起去合肥看望了赵炬,“前两天半夜醒来,特别难受,我就把手机里赵炬的电话号码删了,怕以后不小心翻到……”说到这里,朱奶奶眼泪直流,心酸不已。

牙科的治疗过程有着连续性,很多患者和赵医生,早已既像朋友,又像家人。在赵炬的追悼会上,张女士起早去了殡仪馆,送这位好医生最后一程,“没想到,真是没想到,他去西藏之前我还找他看了牙。”靠在朋友肩上,张女士的眼角仍有泪痕,“这几年我们一家都找赵医生看牙,跟他特别熟悉,就像朋友一样,他去西藏之前,又将我们交接给其他医生,仔细说明了我们的情况,我们都很感动。”患者贺沛萍也回忆道,每次去就诊,等待赵炬的病人都不少,但赵炬宁肯加班,也不会草率地对待任何一名患者,“无论人再多,赵医生都认真地看,一直到给你治疗好为止,然后通知你下次什么时候再来,说得特别仔细,让你很放心。”

拥有精湛的技术,更有奉献的精神,赵炬的一生短暂却闪亮,或许在另一个世界,他仍是那个穿着白大褂、笑容温暖的医生,仍在用一朝一夕的付出,践行着“医者仁心”的庄严承诺……

责任编辑:何 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