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百姓热点 > 正文

守护“地球之肾” 滁州在行动

第一个“安徽湿地日”到来之际,我市开展系列湿地保护宣传活动

秋日午后,走进位于来安县雷官镇的池杉湖湿地公园,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树在水中长,鸟在枝上鸣,船在林中游,人在画中行”的美丽画卷。这个占地面积近6000亩的湿地公园,园内池塘相连、沟壑纵横、树木丛生、芦苇飘荡,百鸟婉转,是我市唯一一个省级湿地公园。

2016年1月1日,《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条例》确定每年11月6日为“安徽湿地日”,这也是我省以立法的形式首次全面系统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昨日是第一个“安徽湿地日”,滁州市林业与园林局在池杉湖湿地公园现场搭台,开展了一场以“湿地——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守护“地球之肾”。

全省第四,湿地资源“家底”丰厚

说起湿地,在你的印象中,是不是有着大面积水域面积的湖泊、河流才叫湿地?其实,像滁城的龙蟠河公园、西涧湖等都是湿地,甚至连一块水稻田,它也是一个湿地系统。据了解,有着“地球之肾”之称的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的类型也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

滁州网记者了解到,我市处于北亚热带湿润区,季风气候明显,滁河、池河等河流穿境而过,湖面有高邮湖、花园湖、女山湖等,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根据2014年12月发布的《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公报》数据,经过逐地逐块的全面普查,我市共有河流湿地(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湖泊湿地(永久性淡水湖)、沼泽湿地(草本沼泽、森林沼泽)、人工湿地(库塘、水产养殖场、运河输水河、水稻田)等4大类9种类型的湿地。全市8公顷以上的湿地总面积90921.81公顷,排名全省第四,仅次于安庆市、合肥市、六安市。全市现有1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1个省级湿地公园。

系统规划保护,守护“地球之肾”

湿地系统内,200余种国家级、省级野生保护动物生活其中;天长红草湖湿地公园绿草清幽,每日游人如织;“大水缸”西涧湖,承担着大部分滁城市民每日的饮水需求……记者了解到,一个完善的湿地系统,对一个地区的生态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尽管湿地对我们如此重要,因为种种原因,却有一些湿地资源被钢筋水泥所取代。市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我市湿地面积总体较为稳定,但湿地保护仍受到来自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围垦、泥沙淤积、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外来物种入侵等多方面的威胁。

湿地保护任重道远。据介绍,守护好我们的皖东之“肾”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路就是保护和恢复并重。今年来,以《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的颁布为契机,我市结合环境日、湿地日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画册等,有效提高了人们对保护湿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营造了认识湿地,走进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时,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扩大湿地面积,2015年我市启动了三项重大退耕还湿工程:南谯区实施了东陈圩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拟恢复湿地面积509.4公顷;南谯区皇庆湖湿地公园,拟恢复湿地面积253公顷;定远县实施了江巷水库建设工程,拟恢复湿地2000公顷。今后,我市也将结合湿地保护现状,科学编制《滁州市湿地保护利用规划》,筛选1—3个湿地保护和恢复的项目,让湿地不“失地”,也让我们的皖东之“肾”永葆健康。

责任编辑:hex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