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网评论 > 正文

构建农业三大体系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农业农村短腿短板问题导向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明确工作方向。对此,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句话,二十个字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和新目标。振兴乡村的各项目标中,核心是让乡村居民的生活富裕起来,而乡村居民生活富裕的前提则是农业产业兴旺发达。农业产业兴旺,就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破解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必须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的结构骨架,生产体系是现代农业的动力支撑,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的运行保障。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时强调,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十九大报告在对农业农村发展作出部署时,再次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任务。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为此,需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工作主线。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其中第一个任务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也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把握重点: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围绕市场谋划生产。当前,我国农业存在着部分农产品出现暂时性或阶段性过剩,而一些农产品却不能满足需求。未来要大力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减少低效和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二是要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重点。一方面,要积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从产业体系整体谋划,着眼推进产业链建设,积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做强生产、加工、储藏、包装、流通、销售各环节,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大力促进农村产业融合。要在农产品生产即农村第一产业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农产品及其加工品销售为主的第三产业,推进农业延长产业链,融入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就是要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转变农业要素投入方式,推进农业发展从拼资源、拼消耗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需要把握的方向:一是强化农业设施装备建设,当前要强化农业条件建设,不断提升农业水利、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市场等基础设施,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风险的能力,增强农业生产稳定性;二是强化科技支撑,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有效结合的体制机制,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现农技推广对象由分散到集中转变,推广内容由单一向集成转变,解决好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要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走向现代化的引领力量,是当前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牛鼻子”,要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并非规模越大越好,而是要从具体的农业产业技术、经营方式和产品特点出发,注重规模经营的适度性和类型多样性。当前,在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应总结推广各地探索的土地股份合作、联耕联种、“小田并大田”、农田托管等做法和经验,发展符合当地实际和农民意愿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提供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机耕、机收,育秧、条播、植保、开墒、烘干等更加细化的各项专业化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充分发展将会使家庭农场、合作社避免走小而全的发展模式,降低了家庭农场、合作社的管理风险与小而全发展所带来的资金压力。未来要大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全面化,服务环节全程化。   (作者单位:滁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陈姝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