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外媒看滁 > 正文

【安徽日报】滁州:校地合作 农业发展探新路

《安徽日报》(2018年4月18日 07版)

以产业联盟形式,将科技植入地方农业产业,将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校地合作:农业发展探新路

草牧“联盟”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定远县西卅店镇的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江淮分水岭试验站示范基地,正碰到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硕士毕业生陈家宏头戴草帽,在移动羊舍给几百只羊喂料。 “这种羊舍高3米,通风效果好,喷淋降温、消毒、上料、除粪全是自动化,顶上还有太阳能设备取暖。”陈家宏告诉记者,安徽农业大学在江淮风水岭设立了综合试验站,并和当地畜牧业专家共同成立草牧业联盟,引进南非杜泊羊,通过与湖羊杂交的方式改良品种,推广养殖,并与定远县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中心、安徽皇竹牧业公司合作,示范栽种甜高粱、皇竹草等牧草新品种,将肉羊与牧草产业发展成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定远当地以土山羊为主,产肉率低,而杜泊羊改良后产肉率达50%至55%。我们去年11月开始养殖,今年5月份母羊就可以产羊羔了,到时候再推广给当地养羊大户养殖,让当地种养结构得到调整。”陈家宏信心满满。

据了解,2012年,安徽农业大学被科技部、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10所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高校之一,随后陆续在全省设立了8个农业综合试验站,校地合作,探索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其中,在滁州市定远县和明光市分别设立了江淮风水岭综合试验站、皖东综合试验站。

“江淮风水岭综合试验站下设草牧、水稻、果树、畜禽、花卉苗木等9个产业发展联盟,每个联盟分别由一个首席专家、一个大学团队、一个地方团队组成,共6人至8人,并将大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共同进行农业科技试验和成果转化、推广服务。”定远县科技局副局长姚志宏说。

稻虾共作

清明前后,稻虾共作示范养殖基地的定远县永康镇姜兴村负责人王德意,正与安徽农业大学石英尧、鲍传和等专家交流种养技术。 “不论下雨下雪,专家们平均每个月都要来两次,不仅在疫病防治、水质检测等方面指导,还将他们调配的生物菌肥提供给我。你瞧瞧,这龙虾长得多好! ”王德意指着刚捕捞上来的一盆活蹦乱跳的龙虾说,现在每天外销上千斤,每斤30多块钱,一亩田龙虾收入3000元左右,再加上一季有机水稻,效益可观。

为实现全县三年内龙虾养殖面积6万亩的目标,定远县将水稻、水产两个产业联盟“捆绑”,共同开展稻虾共作示范推广,并成立县稻虾绿色种养协会,使得这一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有4万亩。“专家的技术、信息和资源,与地方产业发展嫁接后,可大大提高农业科技推广速度,使新技术尽早发挥效益,助力产业升级。”定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兆冬说。

“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创业孵化四个方面,让首席专家教授牵头,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青年教师都到实验站锻炼、实习,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成果留给当地群众。 ”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皖东综合试验站站长马德贵说。

产业成“链”

在明光市桥头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安徽金桥湾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卞喜庆对他的循环农业更有信心了:“养鸡的粪便、污水可用作苗木花卉的肥料和鱼饲料,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区交叉实现稻鱼共生,这些方法都是安农大教授亲自来指导的,帮我圆了循环农业梦。 ”

作为帮扶指导组组长,安徽农业大学教授陈宏平带领林果、畜禽养殖、水产等3个产业联盟的专家,对循环农业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我们不仅要在微观技术上进行指导,还需要在更高层次对产业发展进行规划,提高综合效益。 ”陈宏平认为,解决循环农业综合利用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就是让更多农业发展公司受益。

随后,记者与陈宏平教授驱车来到明光市自来桥镇翔源种猪场,树林里,一头头“健壮”的定远黑猪正爬高上低。陈宏平介绍:“林下养猪好处多,猪粪可肥树,猪拱地可松土、提高含水性、改良土壤结构,林下的猪草可补充微量元素,让猪体健不易得病,猪肉脂肪含量高,吃起来更香。 ”种猪场负责人罗荣海介绍说,陈宏平领衔的畜禽养殖产业联盟不仅为种猪场提供养殖、繁育技术服务,申报了省重大专项,还联合了明光市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心、5家养殖企业,共同申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个“硬牌子”,同时,与阿里巴巴联合在网上销售,为优质畜牧产品进入市场搭建了平台。

责任编辑:陈姝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