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外媒看滁 > 正文

【安徽日报】天长:让更多人爱上农业和农村

1

让更多人爱上农业和农村 

本报记者 罗 宝本报通讯员 俞登桃

日前,记者来到天长市大通镇天翔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中国好人”项永祥正带着前来开展研学活动的孩子们参观墙式栽培。

“这些蔬果和花卉栽在墙壁上,可以节约很多空间,而且它们是用垃圾经过发酵后的营养土栽培的,你们觉得这样好不好啊? ”给孩子们一讲起现代农业,50岁的项永祥充满了激情和童趣。

项永祥是大通镇农民,高中毕业后就当起了驾驶员,走上创业之路。他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诚实守信的品质,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汽车运输生意越做越红火。有了资金积累后,项永祥从2012年开始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第二年又牵头成立天翔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其生产的无公害蔬菜成为群众信得过、买得起、吃得好的“放心菜”,天翔蔬菜产业基地也成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

“传统农业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我要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路子,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休闲观光和科普农业,让更多人爱上农业和农村。 ”项永祥高薪聘请了蔬菜种植能手,并与省内外的高校、农科院建立技术支持关系,并邀请农业专家前来指导,摸索出生姜与西瓜、豇豆与韭菜等套种模式,施用羊粪、沼液、沼渣等有机质肥,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供应南京、天长等地市场。

“很多城市中小学生没见过蔬菜、水果是怎么种植出来的,对农村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书本上。何不利用我的蔬菜基地,建设研学基地,让孩子们在体验农村生活乐趣的同时,学习到农业科技知识呢? ”2015年,项永祥与天长市教育局的同志一起,远赴山东潍坊现代农业培训中心考察学习,回来后就着手建设天长市中小学生现代农业研学基地。当年底,一个占地200亩,集生态养殖、有机果蔬种植、名优花卉培育、现代农业展示为一体的研学基地建成开放。孩子们在这里不仅能了解到各种果蔬、花卉的栽培、生长,还能饲养动物、栽种植物、采摘果实、垂钓、磨豆浆、做面点,品尝农家饭。

“经过一天的活动,我不仅知道了蔬菜、水果是如何种出来的,还自己动手磨豆浆、做桃酥,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天长市釜山九年制学校三年级学生朱卉说。如今,项永祥的研学基地已成为国家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学生3万多人。

“从事农业很辛苦,风险也大,但看到孩子们的笑脸,看到我们生产的绿色有机果蔬很受欢迎,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项永祥说。

记者手记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实现乡村振兴,不能停留在过去种粮、栽树、养猪的传统模式上,要紧跟市场需求和群众生活需要,发展特色、高品质、绿色生态种养业,并围绕现代农业,办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观光、度假、科普等三产服务业,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增强吸引力,促进农民增收。

百姓感言

天长市大通镇坝田社区刁庄村民组农民陈和林:我年龄大了,老伴常年生病,无劳动能力,天翔蔬菜合作社优先安排我在基地搞养殖,月工资2000元,另外出栏的牛、猪按每头100元的标准补贴奖励我。在这里干活,离家近、环境好、收入也不比外出打工差,一些城里人还羡慕我呢!

政策链接

滁州市拓展农业功能,利用现有特色产业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采摘、垂钓、观赏以及农事体验、农业研学等类型的休闲农业风起云涌。全市结合180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119个,示范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高于全市人均水平。各地紧密结合特色农业发展,培育出茶叶、滁菊、林木、蔬菜、经果林、畜禽养殖业等一批“一村一品”产业,同时打造“一村一景”休闲旅游。目前,全市已形成特色乡村旅游10条精品示范线和4大精品区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