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外媒看滁 > 正文

【人民日报】群众满意度评价成为滁州扶贫干部的热议话题

1

《人民日报》2018年6月5日20版


脱贫内生动力如何激发?

看不见的贫困才是最大的贫困,扶智扶志,需要久久为功

安徽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穿过整洁的街道,是一排排白墙黑瓦的新楼房。40年改革发展,小岗村如今已经行进在小康路上,但仍然有20多户因病、因伤致贫的人家。

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刘占勤,笑着迎了出来。前些年,丈夫在外务工,摔坏了后脑,生活不能自理。家里的顶梁柱塌了,还有两个女儿在上学,刘占勤毅然挑起了家庭重担。为了挣学费和医疗费,她赴浙江打工,把丈夫带在身边照料。

“如今政策好,通过危房改造搬进了新房,丈夫也办了大病医保。日子渐渐好起来了!”村里还为贫困户设立了一些公益岗位,刘占勤就近在小岗村的培训中心上班。生活安定,丈夫渐渐恢复,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记者离开时,回头看到她还站在门口。个头不高,身材瘦弱,略显沧桑的脸庞,分明透出自信的光亮。

采访中,也了解到一些有关贫困户的消极现象:“好不容易给他争取到了产业扶贫资金,可他拿去赌博了”“危房改造现场,扶贫工作队忙前忙后,他却在一边站着看”“帮忙找好了工作,谈好了工资,可没干几天就跑回来了”……

看不见的贫困才是最大的贫困。尽管和前些年比,国家物质基础增强了,扶贫力度加大了,但必须在贫困地区、贫困户中间厚植艰苦奋斗精神,这事关脱贫,更事关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是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

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说到底是扶智扶志。在这一轮精准扶贫中,各地更加注重贫困群众文化素质的提升,一方面着力实用技能培训,提高脱贫本领;另一方面,着力宣传教育,增强脱贫动力。

贫困地区农民缺乏务工技能,既是致贫原因,也是就业“短板”。在云南武定县,以前有些贫困群众只能靠山吃山,养几只羊、捡野生菌,或者打打零工,一年到头也没有多少收入。现在他们大多凭一技之长走上了脱贫路。今年春节一过,猫街镇五柞甸村的章德文夫妇就坐上了县里调集的务工大巴,去云南农垦蔬菜公司参加培训。“路费、培训没花一分钱,现在我们夫妻俩一个月收入超过6000元,多攒点钱,早点建新房!”章德文对未来充满信心。

“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就能凭本事吃饭。”武定县人社局负责人说,2017年以来,武定在全县各村寨举办了家畜饲养、砖砌工、电焊工、刺绣、中式烹调、农机修理、电工、家政服务、计算机操作员等10多个类型的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5000人次,其中培训贫困人口15000人次,有力地激活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