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外媒看滁 > 正文

【安徽日报】天长:好支部带来乡村新气象

QQ图片20180806080926

《安徽日报》(2018年7月18日第12版)

一个坚强有力的村支部、一个为民办实事的好班子,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领头雁”。近日,记者来到天长市农村探访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支部带来乡村新气象

天长市杨村镇光华村村民正在参观村史馆。

党建引领夯实基层组织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我省各地正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必须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6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天长市铜城镇龙岗社区,正赶上社区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会。在二楼会议室,80多名党员和群众代表济济一堂,气氛严肃而热烈。 “村民来了38人,没想到会来这么多,村民的参与意识增强了。”社区总支书记王开云告诉记者,当天要对推荐的6名支部班子候选人进行差额选举,党支部配备的一名专职党建文书作为年轻干部也报上去。

“在基层抓党建工作,没有一个团结、有干劲的班子,没有全体党员的信任,什么事都干不成。 ”据王开云介绍,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分岗不分责,工作应形成合力。目前,社区正有序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了。 “2011年,我刚来社区任总支书记时,支部组织生活几乎处于瘫痪状态,我主动与村里的党员干部沟通,及时解决了一些不良倾向。几年来,党建工作逐渐步入正轨,还获得了市里颁发的五个好党支部,我也荣获市五星级党总支书记称号。 ”

在该市杨村镇光华村,村支部书记任保贵带着记者参观了村史馆。该村是建国以来天长市第一个成立党支部的村,多年来,该村弘扬红色精神,定期召开“三会一课”,深入开展“干部入户走访”和“党员固定学习日”活动。 “把‘两学一做’和‘讲重作’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认真落实党员积分制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星级评定工作,既严把党员‘入口关’,又做好农村党员的‘传帮带’和‘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使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高。 ”

“村里每年至少开展两次以上民主生活会,大家畅所欲言,既谈成绩也谈不足,对支部建设和为群众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这个好传统我们一直坚持下来了。 ”任保贵告诉记者。

带头创业壮大集体经济

基层党建,除了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外,还要千方百计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日前,记者来到该市金集镇井亭村,只见村里村外风景如画,笔直整洁的井亭大道,黛瓦白墙的徽派建筑,绿树成荫的居住环境。 “我们村土地流转达100%,20个村民组入股合作社,村民按地力差异收取租金和分红。如今,全村村民人均收入75%来自劳务收入。”村党总支书记张信文告诉记者,前不久,一个投资8亿元的乡村文旅项目在村里落户,现在全村正在打造美丽的“江北慢村”,集健身、氧吧、旅游、休闲农业等为一体,打造 “安徽森林村庄”“全省最佳宜居村庄”。

据张信文介绍,村党支部与4家企业进行村企共建,这些企业优先解决该村剩余劳力就业。 “村委会和一家企业共建标准化厂房2500平方米,投入资金320万元,厂房出租给企业使用,年收租金38万元。 ”张信文说,不仅如此,村里的集体水面、林场、农事服务等项目,按照小微权利清单制度,通过 “四议两公开”程序公开招标,年经营性收入12万元左右,预计到今年底,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将突破50万元。

去年8月,该村股份合作社与安徽众鑫科技公司共办“农村综合改革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记者在公司车间内看到,村民杭正宝开着叉车来回运送汽车横梁产品。 “当地有30多位村民在我们厂上班,月收入四五千元,与在外地打工收入差不多,还能照顾家。 ”众鑫科技公司办公室主任张原明说,早在2013年6月,井亭村支部就获得过全省“五个好”村支部称号。目前,村企党总支共建活动很多,村支部也经常到企业开展慰问帮扶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杨村镇光华村“天长市光华现代农业园”占地约1500亩,主要种植蔬菜水果,同时开展林下养殖和水产养殖。“这是两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项目,已投资6000多万元。我们7个村民组130户农民以土地入股,村民们一年可以拿3次钱,包括流转租金、收益分红和就业薪金。 ”该村支部书记任保贵告诉记者,村里也有部分集体资金入股农业园,每年保底分红10万元。 “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集体增实力,村民得实惠。全村3200多人,去年每人拿到110元分红,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56.9万元。 ”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天长市扶贫任务不算繁重,这里与江苏省接壤,区位优势明显。乡村基层党组织观念超前,凝心聚力谋发展,想方设法带动村民致富,村级合作社和村办企业遍地开花,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 “对于个别因病等致贫的村民,除了相关政策扶持外,我们会积极提供产业扶贫项目,引导他们通过养殖种植来致富。 ”任保贵补充说。

美丽乡村劲吹文明新风

天长市作为我省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县,近年来,该市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根本,不断推动城乡文明创建从“风景”向“风尚”转变,一批环境优美、设施配套、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迸发出蓬勃活力。

在该市仁和镇芦龙社区,每天晚上7点多钟,来到社区广场跳舞的居民达数百人。 “这几年,社区完成了入户道路、下水道、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变美了,村民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了,大家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社区书记任巧玲兴致勃勃地说,社区广场的利用率最高,经常举办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过去,公共设施坏了也无人过问,现在大家自觉维护。今年春节期间,有人在草坪上放鞭炮,烧着了草坪,消防队还没到,附近10多位居民自发地赶来灭火。几天前,小区道路一个窨井盖掉了,居民王祥回家拿来一件红衣服,用木根顶在洞口,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然后,他通过微信通知社区工作人员找人修好了。 ”任书记随便列举两件小事,反映乡风文明的变化。

随后,记者来到“全国文明村镇”光华村,这里道路干净整洁,村民的住房整齐划一,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过去,村里垃圾靠风刮、村民乱扔垃圾的现象很普遍,现在这些基本看不到了,村民现在连地上的瓜子壳、烟头都会捡起来放进路边的垃圾桶。 ”村支部书记任保贵告诉记者,该村文明创建已常态化,村里还成立了乡贤理事会,每年评比星级文明户、诚信经营户等,村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据天长市文明办副主任毛在玉介绍,天长市是“孝子之乡”,大力推崇孝亲教育,传扬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近几年来,农村邻里纠纷、上访案件大为减少。此外,该市在15个镇(街)分别打造移风易俗示范点,在176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一约四会”制度(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破除封建迷信,反对铺张浪费。精神文明建设如春风化雨,让村民们养成了良好的文明习惯。如今乡村面貌变了,农村风气变了,美丽的乡村吹来了文明新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