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外媒看滁 > 正文

【江苏经济报】全椒:“稻虾连作”叩开致富门

22d3d173-481d-43e8-9463-18c435c06df

安徽全椒:“稻虾连作”叩开致富门

近年来,安徽省全椒县因地制宜,大力推广“稻虾连作”综合种养模式,推动产学研合作步伐,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稻虾连作”产业不断壮大,带动一大批农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在振兴农村经济中走出了一条特色路。

“今年稻田养殖小龙虾能发展到14.3万亩,出乎我们意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现在依靠稻田养虾脱贫致富的人越来越多,这个产业的吸引力可想而知。”全椒县农委渔业局局长李友和谈到当前全椒县稻虾综合种养产业时,如是说。

全椒县地处安徽东部,素有皖东“鱼米之乡”美誉,被划定为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近年来,全椒县立足宜渔稻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据李友和介绍:根据统计,2017年,全椒县稻虾综合种养13.5万亩,平均亩产稻谷550公斤、龙虾150公斤,纯收入达3000元,全县稻虾产业产值达7亿元。2018年,全椒龙虾被核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赤镇龙虾经济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如峰,从事水产养殖工作30多年,是全椒县最早一批发展稻田养殖小龙虾的,因为他从事养殖时间长、效益好,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同行称为“虾王”。“2006年成立合作社,一开始大家不太敢养,没有经验,我就一边干,一边学,坚持田头做试验示范,探索标准化、规范化种稻养虾方法,总结提炼了一些种养技术,还在养龙虾过程中获得了七项国家发明专利,我相信这在全国从事养龙虾的农民中是不多见的。我的合作社现在能为养殖户提供产前虾苗供应、产中技术咨询、产后销售一条龙服务。”王如峰笑着说。村民们看到王如峰做得越来越好,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如今养殖面积已经达到了13500亩,养殖户成员也从最初的45户跃增至347户,他们注册的“赤镇”小龙虾和“虾禾王”大米也因此名声大噪,其中“赤镇”小龙虾品牌还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合作社里种养面积较大的养殖户几乎都买了车、在城里购了房。3月底开始收获小龙虾和虾苗,6月份停止捕虾开始种植水稻,9月份水稻收割后种虾繁育,冬季做好田间管护让种虾越冬,如此循环往复……王如峰创立“虾禾369”稻虾轮作养殖模式得到普遍认可,正在越来越多的养殖户中推广。在王如峰的影响下,合作社所在的二郎口镇曹埠村稻田种养面积达到2万多亩,家家户户所有具备条件的稻田都实行“稻虾连作”种养模式,曹埠村被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王如峰的合作社成为上海海洋大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农业大学产学研基地,王如峰本人获评2017年“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在跟王如峰聊天过程中,他的手机响个不停。王如峰说:“有预约要上门购买虾苗的、有订货的,这段时间每天来拉成品虾和虾苗的车子都有几百辆,排成几公里的长队!还有些电话是咨询龙虾养殖技术的,部分养殖户文化水平比较低,我只能耐心跟他们解释。没办法,谁让大家相信我呢!”

“以前我们每年只种一季稻,效益非常低,很多农民无奈之下选择出去打工,良田被抛荒现象随处可见。”想起曾经的历史,李友和觉得很痛心。“2006年省政府实施三进工程,全椒县选准稻虾生态养殖产业进行推广,聘请水产部门专家,通过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等多种培训形式让农户掌握种养技术,融合信息化平台建设,对种植养殖环境监测、视频监控、远程控制、农业精准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追溯、卫星遥感监测、仓储加工、技术服务、市场营销等过程提供信息化服务,让稻虾综合种养更科学、更生态化。”

全椒县金顺家庭农场的张腊梅就是技术培训的受益者。在一次跟朋友吃龙虾的时候,她看到龙虾市场这样红火,就萌生了养虾的想法。2012年,她来到小时候生活过的十字镇汊河村教场玗,承包了210亩地,开始养虾。现实远没有想象的美好,由于不懂得怎么养虾,头几年,农场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2015年,得知县里组织培训,张腊梅立刻赶到培训现场学习。怎样修路、怎样挖沟,什么时间防疫、什么时间喂食……照着专家的方法,当年她就赚了40多万元。有了这颗“定心丸”,接下来,张腊梅不断扩大面积,实行科学种养,利润逐年增加。在采访中,张腊梅随手从田里捞出一个虾网,兴奋地说:“看!这一网就有20多斤龙虾呢!我去年赚了70多万,照今年的形势,肯定要远远超过这个数目!”

“能赚到钱,农民才会愿意干。稻虾综合种养,是一个生态产业,小龙虾对水质要求很高,所以基本上不能施化肥和农药,小龙虾的粪便和饲料残留会污染水质,我们就用生物方法分解,这样就给土地提供了很好的肥料,实现了稻种得好、虾养得壮!”李友和说。

在银花家庭农场,一眼望不到边的虾田被两米多宽的田埂纵横隔开,田埂上整齐地排列着太阳能灭虫灯,风扇慢慢地转动着,虫子只要飞到风口处就被吸进灭虫灯里。农场负责人张银花向我们展示了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和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匾牌。“我的家庭农场现在有580亩,有农委做我们坚强的技术后盾,我们夫妻俩就能放开手脚创业!因为虾和米都是无公害产品,销量好得不得了!”在张银花的办公室,我们看到包装好的大米,精致的布袋上绿色的商标“百子银花”格外醒目。“百子是我们这地方名,银花是我的名字,我家地里种的大米自己加工,每斤能卖8块钱左右。去年,小龙虾赚了40多万元,大米赚了50多万元呢!”

李友和介绍:“因为有了稳定的技术支持,我们县的养殖户现在基本上不用担心,出现问题随时能找到技术人员咨询,农民基本上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现在,全椒县从事稻虾连作的合作社有5个、家庭农场15家,种养大户已经发展到250家,种养农民有3.5万人,不少贫困人口也因此得益。”

盛大林经营着二郎口镇下陶村的盛源家庭农场,他看到贫困户王德全一个人带着孩子,日子过得很难,盛大林就把王德全安排在自己的农场工作,一年能有1万多元工资收入,让王德全顺利脱贫。在盛大林的帮助下,王德全还用十几亩地发展稻虾连作,一年能增加两三万元收入。像王德全这样的贫困户,盛源家庭农场还有好几个,他们通过稻田养虾不仅脱了贫,还致了富。

李友和说:“稻虾连作模式在全椒的推广,可以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我们创建了稻田综合种养的‘全椒模式’,全椒县还被农业部授予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稻虾连作生态种养产业的壮大,催生了一条产业链的发展,渔具、饲料、菌类产品……还有100多人成为龙虾经济人。” 禹强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