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网评论 > 正文

把“大江北”这篇文章谋深谋细谋透

“大江北”概念从酝酿、提出、讨论,到在战略层面、决策层次落地生根、强力推进,昭示着“大江北”战略实施迈出实质性步伐。无疑,这是一篇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文章,必将在滁州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可歌可泣的一笔。要把这篇文章做好,需要全市各级、各地、各部门和全市人民的积极参与、投身其中,共同谋深谋细谋透,撰就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皇皇巨著。

建设“大江北”协同发展区,已经摆上我市发展议程。总体目标是利用3至5年时间,实现跨界交通无缝对接,形成半小时快速通勤圈;沿边区、镇全力融入,构建与南京江北新区一体化城镇发展体系;推进苏皖特别合作区、全椒东部新区和乌衣、汊河、金牛湖三个新区建设,全面提升与南京江北新区产业分工协作和创新协同水平;补齐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发展短板,实现区域全面协同。到2025年,基本实现与南京同城化发展。

这是构架,是宏观,是总体,是大局,是文章的标题和主旨。而文章的谋篇、细节和布局,仍要我们仔细谋划。古人云:“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就是说,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目的才能有所收获。做好“大江北”文章,规划先行就是题中应有之义。有必要对“十三五”规划进行中期调整,推进与南京江北新区规划体系超前对接,在城镇空间、综合交通、产业、生态、科教、物流等方面进行精准衔接,促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区域一体化开发。本着“交通先行”的原则,加快连接江北新区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国省县等骨干道路提档升级,谋划建设一批连接市域板块和开发节点的快速通道,形成区域整体对接态势。当然,融入的关键,是产业的支撑。要谋划好配套产业的引进,积极融入以南京江北新区为核心的产业分工体系。加大对南京及江北新区相关配套产业项目的招引和承接力度,吸引他们转移的上下游企业入驻。紧密跟进江北新区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两城一中心”建设,错位互补,深度参与,大力发展半导体、新型显示、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和南京江北新区的全面融入乃至同城化发展,接壤地带不仅是地理上的前沿区域,更应是融入的领头羊、急先锋和先行模范。要放大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头效应,借鉴深圳跨区产业合作模式,在与毗邻南京江北新区扇形区域谋划建设苏皖特别合作区。优先支持乌衣板块、汊河板块、金牛湖板块和全椒东部新区板块4个板块建设,提升全椒县武岗镇、来安县水口镇、天长市金集镇等N个沿边镇,建设新市镇,形成市区、三个县城、四个新区和苏皖特别合作区为核心,N个新市镇为主的“1+3+5+N”板块开发体系,率先融入南京江北新区。

建设“大江北”,机遇千载难逢,我们有幸站在这历史的节点上。挥舞起手中如椽的巨笔,撰写时代的华章。相关县、市、区要时不我待,尽快制定工作方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作为,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市直相关部门更要全力投入,履职尽责,加大政策聚焦力度。相信不久的将来,“1+3+5+N”板块全面开花、日新月异,以此为衔接,滁州与南京江北新区乃至南京市区完全同频共振、一体发展,实现历史性腾飞。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