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百姓热点 > 正文

滁州新增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9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36处

滁州网讯 记者近日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地处我市的青狮墩遗址、阴陵城遗址、丰乐城遗址、红卫汉墓、藕塘烈士陵园、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和小岗村大包干发源地旧址8处遗存跻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9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36处。

8处遗存跻身第八批省级文保单位

根据刚刚公布的安徽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全省共有207处遗存跻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遗址46处、古墓葬12处、古建筑107处、石窟寺及石刻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1处,另有17处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

经查,在本批次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我市共有8处遗存上榜,其中,古遗址3处、古墓葬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处,具体名单分别为,位于天长市汊涧镇中心村墩塘村民组的青狮墩遗址(商周)、位于定远县永康镇古城村的阴陵城遗址(秦汉)、位于全椒县二郎口镇古城自然村西100米处的丰乐城遗址(南朝)、位于定远县二龙乡红卫村的红卫汉墓(汉)、位于定远县藕塘镇新大街的藕塘烈士陵园(现代)、位于定远县大桥镇三官村湾杨村民组的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1939-1940年)、位于明光市自来桥镇街道东部的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1940-1945年)和位于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的小岗村大包干发源地旧址(1978年)。

全市现有省级以上文保单位39处 

“滁州地处江淮之间,市境文明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的侯家寨文化遗址;春秋时,滁州市境为楚吴分据,故有‘吴头楚尾’之说。”市文化和旅游局一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据介绍,滁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共调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1323处,经过国家级七批次的申报、批准,省级八批次的申报、批准以及市级五批次的申报、批准,全市现有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3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1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1193处。这些不可移动文物,涵盖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各个类别。

据了解,2017年5月,安徽省启动了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核定工作,经过市县申报、实地考察、专家遴选等多个程序的层层选拔,我市共有8处遗存成功上榜。此举不仅体现了我市的文物价值和文化底蕴,而且有利于辖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

(记者李志情)

责任编辑:王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