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外媒看滁 > 正文

【安徽日报】全椒:千年儒风润椒陵

1555291524(1)

《安徽日报》(2019年04月12日 10版)

全椒袁家湾老街被古老襄河环绕。

椒丘襄水延千年

浩荡长江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其重要支流之一的滁河与襄河流经之地,有一片山岗、丘陵环伺的土地,这里就是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儒林之乡——全椒。

古志中全椒简称“椒”,多见“椒邑”、“椒地”“椒民”“椒俗”等语。“椒”字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植物名称,一是山巅、山丘之义。全椒的“椒”取后一种意义,这是由全椒的地形地貌特征决定的。据历史文献考证,两汉时期,全椒境内的襄河水系并不发达,滁河沿岸的地域也不在全椒境内,属于当时与全椒县相邻的阜陵县地界。也就是说,汉初为全椒命名时,县域之内几乎全是低矮山地和冈丘,全椒因此而得名。明代泰昌版《全椒县志·舆地志》“山岗”目下夹注云:“椒,小山也。全椒小山多,故名也。”全椒历史悠久,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四年即公元前203年置全椒县,隶属淮南国;后陆续多次变换隶属、改置侨置,短暂废县,至隋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年起,复置全椒县。此后的1400余年,仅明朝洪武初期全椒县被短暂废除。因此,以“全椒”专用名置县约1850年以上,政区一直无变化。

椒丘襄水造就了全椒“三山五丘二分圩”的特殊地貌,也孕育了全椒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殊的人文气息。新中国成立后的考古发掘证实,早在史前已有人类祖先在全椒繁衍生息,商、周、秦、汉时期的生产、生活工具、兵器、货币、墓葬用品以及古代采矿坑和冶炼遗址颇多。而文化遗存更为丰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发现、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320处,县域内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光楼、神山寺、梅花垄古墓群、襄河古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现有馆藏文物580多件(套),一级文物33件(套)。二级文物18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56件(套)。

站在全椒县最高点南屏山上的笔峰塔远眺,全椒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了历代文人雅士所称道的全椒八景:襄水环清、笔峰毓秀、南岳晴霄、古城霁月,石潭古渡、赭涧春潮、水帘飞玉、铜井流金,显示出古邑山川之美、田园之秀。

崇文重教儒风传

登八角七层之笔峰塔,每层塔内皆置有碑刻铭文,分别记述了全椒书院稽考、全椒学宫葺理述考、全椒乡贤谱、全椒进士榜、全椒古代艺文书目、全椒古八景等,清晰可见全椒历史文化脉络,古今椒陵文人风采一览无余。

全椒自古文风鼎盛,文人学士代不乏人。孕育了唐代宰相邢文伟,宋代一门两相张洎、张璪,明代开国功臣、兵部尚书乐韶凤,户部尚书年富,军事家方瑛,哲学家戚贤,佛界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清代文豪吴敬梓,文学家、书画大师吴鼒,诗人薛时雨,中国实验及应用心理学的奠基人周先庚,中国城市规划和水卫生专业的开山鼻祖朱皆平,中国复关谈判研究先驱者汪尧田等乡贤名士近百人。最为著名的是《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儒林外史》被鲁迅称为我国第一部真正的讽刺文学作品,开创了中国讽刺小说的先河。

全椒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柴发华将全椒县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传统概括为三句话:以创建书院搭建文化传播平台、以家庭进学呈现文化阵容、以著书立说传承文化。据他介绍,从北宋崇宁年间的学宫,到明清时期的6座书院,再到民国初年的公学和现代的全椒中学,全椒人办学、讲学的传统延续不断。1902年,全椒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邱景章等人禀准抽提盐厘票费,多方筹措银钱三千元,改“襄水书院”为“县立中学堂”(即后来的全椒中学),率先实行新学制,促成“一桐城,二全椒”之美名。

全椒历史上至少诞生了85位进士,吴氏家族、张氏家族、金氏家族等门第显赫,高士频出,“一门七进士”“四代十进士”不足为奇。全椒县志记载的艺文著作有247部,可列出400余种,不同版本则达上千种。目前,全椒县政协文史委主任陆锋正主持编纂《全椒古代典籍丛书》,是对全椒历史文化典籍的一次抢救性保护和总结。

地名保护彰灵秀

全椒县悠久的地域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景观、淳朴的乡土文化和鲜明的方言特色,成为地名群形成、采词和演变的源头和土壤,形成了全境地名词语的鲜明特征和文化景观。如:孤山、卧龙、龙山寺、神山寺、丰乐城、梅花垄、国光楼、太平桥、一棵松、教场圩、马厂等地名,每一个地名背后都彰显出全椒历史文化特有的灵秀。

位于城内古襄河北岸的国光楼,原名“尊经阁”,清嘉庆年间改名“奎光楼”,辛亥革命后称“国光楼”,原为明清全椒士人讲学之所,与全椒古学宫、书院、孔庙以及古代乡贤祠、名宦祠同为一个建筑群落。如今,孔庙和乡贤、名宦二祠都不复存在,惟有“层层飞阁枕襄流”的国光楼,还在默默地陪伴着身边由古代学宫和书院演变而来的兼有百年以上现代学制校史的“安徽全椒中学”。据了解,吴敬梓青少年时代常登此楼凭栏远眺,在他的《儒林外史》中,对此楼的宏伟规模,亦有详尽描述。“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唐代诗人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中所寄道士的修炼之所即为全椒的神山,建于唐代大历年间的神山寺香火延续至今。

近年来,全椒县注重地名文化保护与传承,着力打造历史印记,相继出台了《全椒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等,发布了《全椒县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等指导性文件。成立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规范了命名、更名和标牌设置,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编印了《千年古县全椒(地名文化调查材料)》,出版地名故事集《不尽的乡愁》,开展“寻找最美地名故事”等活动,在命名、更名中,让具有历史、文化、地理等特征的古老地名再度“活”起来。

乡土文化美名扬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全椒县的老百姓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都会汇聚到全椒襄河上的太平桥上走一走,放烟花、燃爆竹、烧香烛、结红带,以此祈祷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作为全椒独有的传统民俗,正月十六走太平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此习俗最早起源于古代楚地的“走百病”,大约在清康熙以前,民间谚语有了“太平日”“走太平”的说法,全椒这一风俗的名称逐渐由原先的“走百病”演变成了“走太平”,原先的活动场所“贺橹桥”也被改称了“太平桥”。“民俗反映时代的发展变化,表达百姓心中的愿望,走太平的这一传说正是百姓祈求平安康泰,期盼官员勤政爱民的心愿所致。”陆锋说。如今,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太平的人次由十几万发展到超过50万。近两年更因为许海峰、方芳、奚秀兰、王璐瑶等祖籍全椒的“椒子”们回乡“走太平”而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悠久的历史孕育形成了全椒灿烂的乡土文化。神山寺庙会、龙山寺庙会、二月二龙抬头界首庙会等民间节日盛况空前;全椒民歌、手狮舞、八朵云、老汉推车、双龙舞等民间艺术得到保护和传承,深受区域百姓的喜爱;方言、俗语、熟语、谚语文化已开展研究和整理;全椒龙虾、管坝牛肉、马厂酥笏牌、马厂羊肉面、古河狮子头、全椒贡面、周岗雪枣等具有地名特色的名优特产得到广泛赞誉。2014年,全椒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椒民俗乡土文化有原生态、自发性、时间悠久的特点,也与地方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陆锋介绍,比如全椒民间舞蹈“八朵云”就有上千年历史,经过多次历史演变后,表演内容也逐渐演变为歌颂新社会、新生活、新风尚,深受全椒百姓喜爱,体现了民间艺术强大的生命力。

如今,全椒县以服务群众为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走出了一条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融合的文化发展之路,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乡建设中,新建了一批历史文化建筑,完善了新襄河水利风景区的人文功能配套,打造吴敬梓故居、太平文化广场等历史文化展示区、民俗文化集聚区。此外,奎光国学书院的国学讲堂,民间文艺社团的地方剧种创作,“八朵云”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文化场馆和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及文化艺术创作都取得了不俗成就,古老文明得以承续,优秀文化得以弘扬。

责任编辑:陈姝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