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网独家 > 正文

用实干与创新酿造“明光”味道

记全国劳动模范、安徽明光酒业有限公司酿酒总工程师赵玉龙

他从一个普通工人做起,躬下身子埋头苦干,将一杯老明光,酿出几代不了情;他创新生产工艺,不断调整原料配比,攻下绿豆制曲工艺,酿出“豆香浓郁”;他将多年酿酒技艺,传承给年轻一代酿酒人,“门下”桃李芬芳……他就是安徽明光酒业有限公司酿酒总工程师赵玉龙,从业39年来,他凭借实干和创新取得一系列荣誉:2002年获得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2011年荣获安徽省轻纺行业“十二五”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埋头实干 

门外汉到行家里手

1980年,赵玉龙进入明光酒业有限公司,从最基层的酿酒工人做起。“当时一窍不通,就是个门外汉。”在那个年代,关于酿酒方面的专业书籍并不好寻,好学的赵玉龙只能靠跟着师傅打下手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6年,先是当上班组长,再到车间主任,技术的一步步提升让赵玉龙赢得了各方的肯定,也让他“沉醉”到了酿酒世界中。

一口好酒,让人沉醉,但酿酒的过程却复杂艰辛。综合温度、水分、曲子、粮食质量、发酵、工艺、操作等多道关卡,粮食最终才能成为馥郁芬芳的原酒。由于制酒和温度有着密切联系,厂里实行的是凌晨3点到早上10点,下午4点到晚上11点两班倒的工作模式,而当上车间主任的赵玉龙,每天都是凌晨3点上班,晚上6点下班,15个小时连续工作,在每条生产线上监督、检查,关注着生产工艺的执行情况。

由于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工作中,赵玉龙对家庭的照顾越来越少。1996年,赵玉龙的岳父因病瘫痪在床,由于工作原因,赵玉龙没能尽责,“让爱人在孩子和父亲之间辛苦照顾。”说到当年的情形,赵玉龙眼圈泛红,“因为工作太忙,对家庭确实有很多疏忽。”

由于每天循环往复的操作,赵玉龙成为了经验丰富的品评师。“喝一口酒,就能知道在酿造过程中哪里出现了问题,比如苦涩味重,那一定是前期发酵过猛导致的。”他俨然成为一位“酒仙”,倒不是仙在他的酒量,而是他对生产工艺的“料事如神”。

坚持创新 

酿出“豆香浓郁”

明光酒业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酿酒经验,但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赵玉龙。“之前一直在使用的大麦、小麦、豌豆为原料进行发酵,但是酒的口感偏辣,不被人们所接受。”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赵玉龙坚持尝试,不断调整原料的配比,不断创新生产工艺,进行大量的实验,经过不懈努力,他首创绿豆制曲并最终大获成功,外观、香味等均达到了理想的目标,不仅得到酿酒行业专家好评,也成功打入市场,被老百姓评价为“豆香浓郁、入口绵甜”。2003年绿豆制曲工艺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为了促进酿酒工艺的发展,赵玉龙不断创新管理。他在生产车间开展劳动竞赛,大胆抓安全、文明生产,把纯手工酿造放在首位,把“练内功、比技艺、作贡献”作为常规工作来抓,实施岗位技术比武,实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度。酿酒行业是微生物发酵的特殊行业,肢体接触和味觉品尝是工艺要求所必须的环节,赵玉龙和他的弟子们,由于品尝酒常常口腔溃疡,嘴唇皮脱了一层又一层。

赵玉龙作为老明光纯手工酿造第五代传人,无私奉献,将多年酿造技艺无私传给年轻的酿酒人。后生可畏,不负众望,多年来,在我省白酒行业职工技术比赛中,他有6位弟子荣获安徽省酿酒状元,13名弟子荣获安徽省酿酒技术标兵,17位弟子荣获安徽省酿酒技术能手。

在赵玉龙的带领下,团队全年完成原酒产量1500多吨,出酒率达40%,全年累计为企业共净增利润达340万元左右,为企业发展作出特殊的贡献。

责任编辑:陈姝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