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网独家 > 正文

薛荣:脱贫路上 巾帼不让须眉

薛荣照片

薛荣

人物简介:薛荣,女,敬业奉献好人,定远县西卅店镇人。

事迹简介:4年前,薛荣在经历丧夫之痛后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多方的帮助和支持下,她渐渐走出伤痛,全身心投入到家庭农场的发展中去,成为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脱贫后,她不仅谋求自身发展,还为当地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大家共同脱贫,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正文:薛荣家庭农场坐落在西卅店镇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金山滴水现代农业示范园内,距S311省道约500米。60多个种植大棚,家庭农场内十几位工人正在忙着草莓幼苗管理,西瓜整枝、施肥洒水,呈现出一片繁忙热闹景象。这不仅是薛荣脱贫致富的希望,更是周边村民就业脱贫的门路。

4年前,薛荣和村里的其他大多数妇女一样,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料理料理家务。家里的生计全靠丈夫杨伟在几个简易大棚内种植草莓、西瓜来维持,家庭以外的事情也全交由丈夫打理。2015年年初的一天,丈夫杨伟回到家里告诉薛荣:“家门口的农业园已经是省级农业示范园区了,园区内土地也都整理的非常漂亮,我们为何不借势来把我们的草莓种植经营规模扩大呢?”经过夫妻俩一番商量之后,决定说干就干,就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内流转土地,建设大棚,发展草莓、西瓜种植。可是一番预算下来,流转土地、建设大棚、架设附属设施、购买幼苗等需要一笔不少的费用。“这么多钱,到哪筹集呢?”夫妻俩犯了难。考虑到草莓、西瓜较之其他瓜果有栽种、挂果周期短、资金回笼快等优势,一家人几番商量后,决定先从银行贷款一部分,再从亲戚朋友那临时周转一部分,等草莓、西瓜成熟销售之后就立马还上。凭借着夫妻俩老实勤奋的品质,亲戚朋友们纷纷伸出援手,创业之路就此开始。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意外却不期而至。2015年12月23日晚上,丈夫杨伟在外跑了一天的草莓销售后,回到家里已是十分疲惫。可是几十个大棚内的草莓正是长势喜人的时候,夜里需要有人看管,所以他又回到了草莓园的活动板房内休息。没想到,进去后就再也没有出来。因活动板房内电路故障,引发火灾,带走了他年轻的生命。

薛荣听到这个消息后几度昏死过去,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们的创业之路才刚刚开始,她们的美好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可是现在一切都没了。家里的顶梁柱没了,最坚强的支撑没了,整个家就像散了一样。草莓园还没有收回成本,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欠下巨额的债务,陷入贫困。家中大儿子还在读初中,小儿子才刚刚出生4个多月,年近七十的婆婆也年老体衰,不堪丧失独子之痛。很长一段时间内,薛荣都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走出来。她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她一个弱女子,不知道该如何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

亲戚朋友都来劝她:“家庭农场让给别人吧,你什么都不懂,而且欠了这么多的外债,二百多万哪!你一个女人带两个孩子,还有一个老人,你可怎么还,怎么过啊。”但是家庭农场是丈夫全部的心血,是自己和丈夫共同的回忆,自己又怎么忍心看着丈夫的事业无疾而终,薛荣心里矛盾着。“我要替他看着,守着!我也不能让他就这么丢下一副烂摊子,被人说长道短。父债子还,夫债妻偿,这账,这家庭农场我顶了!我用我薛荣的信誉担保,所有的账我来还!园里的管理都我薛荣来接手!”经过一番思索,薛荣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守护好丈夫的事业,撑起整个家。

接下来的日子里,薛荣将嗷嗷待哺的二宝交给婆婆,积极投入到家庭农场的生产中去。无论是账目,还是草莓种植,她都跟着会计和技师从头开始学起,没日没夜地泡在农场里面。每天东奔西走,借贷,资金周转,从一个不问世事的家庭妇女变成一位面面俱到的女强人。这期间,她哭过,痛过,也想过放弃。可是她舍不得丈夫的事业,舍不得他们共同的回忆,所有的难,所有的苦,她都和着血和着泪一口一口地咽下。大雪飘飞的寒冬腊月,她和工人半夜冒着寒风清理大棚顶上厚厚的积雪,几天几夜不敢合眼,累得直哭;三伏天里,西瓜熟了,顶着烈日,她一个一个摘,再自己卖……她告诉自己:“没关系,没关系的,我的身边还有那么多关心爱护支持我的人,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所有的不好都会过去的。”

2016年正是各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之年,当地党委政府了解到薛荣的情况后,立即将她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镇村干部多次上门与薛荣交流,询问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哪些支持,共同商讨接下来该如何发展。按照我省出台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政策,迅速帮助她联系当地农村商业银行,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5万元,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还从市农委争取到10万元江淮分水岭项目资金用于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在各方的关怀与帮助下,薛荣渐渐走出伤痛、度过难关,家庭农场的生产和经营慢慢的走上了轨道。

人勤地不懒,通过不断钻研种植技术、提高瓜果品质,薛荣的种植技术提升了,质量和效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家庭农场内种植草莓37个棚,每棚草莓产量达6000斤,可实现净利润4000元/棚。西瓜20个大棚,预计每棚产量约6000-7000斤,可实现纯收益3000元/棚。产品主要销往合肥长丰、凤阳、明光、南京等周边城市,还有部分产品部远销往深圳、广州等大城市。“一枝独放非胜景,万紫千红春满园”,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薛荣顺利在2017年底实现脱贫。现在薛荣家庭农场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成为贫困户自身发展创业脱贫致富的典型。薛荣脱贫后,还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就业。她的家庭农场内目前吸纳当地20名村民务工,其中贫困户6人。村民务工每天可收入约80元,月可稳定增收1500-2500元。有3户贫困户表示,先跟着薛荣干一段时间,等学习掌握了技术,他们也要自主发展产业,创业致富。

正是因为薛荣的不抛弃、不放弃,她的坚持,她的努力,她的奋斗,才成就了她令人敬佩的人生。平日里,每到傍晚,村里的广场上就响起了广场舞音乐,成群结队的村民就往广场上走去,开始了她们的娱乐活动。而此时的薛荣,依然安心的在大棚内劳作,一个一个地转,一棵一颗地看。她知道,她的肩上承担着整个家庭的责任,承担着所有人对她的期望,更承担着她与丈夫的共同心愿。现在,薛荣家庭农场在当地已经成为贫困户发展产业、创业致富的的模范,是脱贫路上当之无愧的巾帼之星。

责任编辑:罗亚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