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安徽新闻 > 正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农房“抢着变” 日子“倍儿好”

从居住环境看沧桑巨变①

初夏时节,阳光穿透全椒县襄河镇八波村村民张云家二楼的玻璃窗,屋内瓷砖整洁干净,丈夫正靠着沙发打盹休息;屋外布谷鸟叫个不停,水杉树在柏油路两旁长得挺拔。

屋内屋外的一幕幕,对几十年前的农民家庭而言,是一种奢望。

盖房子、娶媳妇、生孩子,是农民的大事。最具体可见的,就是房。《安徽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年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了52.9平方米。几十年来,农村住宅的变化远远不止在居住面积上。从“陋室”到“宜居”、从“土坯房”到“小洋楼”、从“穷乡僻壤”到“美丽乡村”,住宅彰显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变,在农村空间中留下的烙印,也深刻影响着农民的生活。

 从“土坯房”到“砖瓦房”“小洋楼”

  以前茅草房一年修一次,就怕下雨刮大风;现在楼上楼下很敞亮,村民干活有劲头

“您小时候,房子用什么建的? ”5月下旬,走进全椒县襄河镇八波村,记者遇到了村民董吉和。

“房顶用茅草、墙是土坯,所以又叫土坯房。 ”今年68岁的董吉和,平时会去村里的现代农场干点散活,身子骨硬朗得很,他告诉记者,最早村里的房顶是用长长的茅草盖着的,“一到暴风雨天,父亲就会带着我们,把家里的锄头、犁耙或者大土块压在屋顶上,就怕大风把屋顶掀翻、刮走了。 ”房顶上的茅草,每年都要修一次,否则下雨就会漏水。

八波村书记葛玉生表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家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有个茅棚就不错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进入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村里兴起了第一次盖房热潮。

董吉和家就是村里第一批盖新房的,房子的主要材料是泥土。“那时候,谁家盖房子,谁家就建个小窑,把土做成土坯,放进去烤制成土砖。”董吉和笑着说,“盖房子可是大事情,村里的青壮劳力都会来帮忙,小伙子挑泥巴、长辈赶着耕牛踩泥巴、有经验的人烧土坯,忙得不可开交。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5月18日,走进全椒县六镇镇柴岗村,远处是团山,近处有水库,在这里,村民的记忆里的老房子是石头做的。

“那时候没有钱买砖,就花钱买炸药,去山上炸石头,垒成石头墙建房子。 ”村民程玉益唱起了村里的老歌谣——“石头墙、杉树梁、水发抖、下雨漏”。

“‘水发抖、下雨漏’是什么意思? ”

“上个世纪70年代,村里的房子虽然都是瓦片,但是有大风或老鼠跑动时,房顶上的瓦片就会松动甚至脱落。这样一来,房顶就经常出现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天窗’。外面下大雨,家里就下小雨。有一年,家里存放的油菜籽都被雨水打潮,最后发了霉。 ”今年76岁的程玉益说。

从村口和老姐妹们闲聊回到家的江顶芝,听到老伴的话,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你老说这过去的苦,你看看现在的甜。我们老两口住着这前后都有院子的房子,两个房间,还有卫生间,地上还铺了瓷砖,住着多舒坦。 ”江顶芝笑着说,“我家大儿子就在旁边,住得也好,是两层的小楼房。不说房间里装修花了十几万块钱,光院子里装修就花了2万多元。村里许多人家都是这样,房子住得好了,大家的精气神也好,干活带劲着呢,村里回来开饭馆的、承包土地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

从“陋室”到“安居”“宜居”

  以前几个人挤一间房,鸡鸭鹅跟着一起住;现在一人一间房,饮水烧饭都方便

“进来看看。 ”5月17日中午,张云从附近村庄做完漆工回到家里,“我和爱人都在镇上做漆工,现在村里人对房子的装修也很讲究,我们不出门也有活干。 ”

说话间,43岁的张云领着记者走进了厨房。 “这是整体橱柜吧? ”记者问。

张云一边择菜一边答道:“2010年搬进来的时候,我们就按照城里厨房的标准装修了。我和爱人一年最少能赚10万元,收入提高,居住条件自然也改善。楼下是客厅、餐厅和一个小卧室,楼上是两间大卧室。”不锈钢水槽里青菜绿油油的格外醒目,地上的白色瓷砖照着红色橱柜煞是好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的数据,过去一年,我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3996元,比上年增长9.7%。

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了,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完善了。 “我小时候都得跟着家里大人上山砍柴火,用土垒起来的灶烧饭,一边炒菜还得一边塞柴火。现在我家用的是罐装液化气,明年,村里就通燃气了。以前我们都是用井水,不管刮风下雨都得去拉水。 9年前,村里通了自来水,打开水龙头,这干净水就哗哗地流。 ”不一会功夫张云就洗好菜,擦擦手,带着记者来到了二楼。

翻开一本泛黄的相册,曾经熟悉的影像,瞬间勾起她无限思绪。 “这是1994年,我刚结婚的时候。我父母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但家里就2间平房。 ”张云的丈夫沈学泉回忆道,除了做饭的地方,老式平房实际使用面积只有40平方米,当时却住着父母、大哥夫妻和我们夫妻俩6口人,“局促的空间里,新婚的我们挤在一间几乎只能放下一张小床的隔断房里面。 ”

董吉和接过话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房子都还行,我小时候,也就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家里只有3间草房,每间房子大约12平方米,家里有兄弟姐妹7个人,还有父母和祖父母。那时候,几个人挤一张床很正常。 ”

“后来村里条件好了,养了鸡和鹅,白天把牲畜带去外面散养,晚上带回家来,鸡窝、鹅舍都在家里。很多人家,吃饭的地方就挨着鸡窝,在家都能让你踩一脚的鸡粪,出门更是到处都是牛粪、猪粪了。而且家里的农具、农药堆得到处都是,那叫一个简陋啊! ”董吉和说。

“一回想一琢磨,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原来要说能住进这么大的房子,是想都不敢想,而现在一切都成了现实。 ”如今,董吉和一家住在140平方米的两层小洋楼里,家里到处打扫得干干净净,地板砖都能当镜子照。

从“穷乡僻壤”到“路灯广场”“美丽乡村”

  以前村里处处是泥巴,晚上黑漆漆的;现在路修到家门口,厕所家家屋里有

5月中旬,穿过水泥路,走进六安市金安区椿树镇椿树村的“内部”,整洁干净的道路修通到每户人家,道路两旁,无论是平房还是楼房都颇具特色。各家院门上,门楣上的字不带重样的,“国泰民安”“幸福之家”“创新业”“勤俭居”……透着过上好日子的精气神儿。

“我因为身体原因,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不太好,住的还是几十年前的土坯房。前几年,政府补贴了一部分,我把危房拆除,建了现在的新房子。 ”60多岁的村民王志军站在自家新房的院子里,对记者滔滔不绝地感叹道,“以前村里都是泥巴路,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老人小孩都不敢出门。进入21世纪,村里很多户人家都盖了新房子,也顺带把家门口的地方铺了水泥院子,但村里大部分地方还是泥巴地。要说发展得快,还是这几年,政府帮我们把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村里也通了自来水,还有亮堂堂的路灯和村口的大广场。农业税不交了,种粮还有补贴,危房改造也有补助,我们农村人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

美丽乡村,并非单纯为了“美丽”,而是要让农民生活更便利、更幸福。柏油路和砖瓦房固然不可缺,但缺了垃圾桶和下水道的乡村,注定与美丽无缘。

在全椒县的很多村庄里,每隔三五户人家就有两个颜色不同的垃圾桶,绿色桶上标着“可腐烂”的字样,灰色桶上标着“不可腐烂”的字样。这两个小小的垃圾桶,正改变着村民乱扔垃圾的习惯。

“你下来聊聊啊。 ”葛玉生带着记者在八波村里行走时,遇到了正骑着三轮车的张国兵,“他可是我们村的保洁队队长。 ”

“行政村有7名保洁员,分区域负责村里的卫生,确保道路整洁干净,垃圾及时清理。 ”今年53岁的张国兵告诉记者,“以前村里垃圾都是随手扔,垃圾堆这里一个那里一个,水塘里农药瓶子到处都是。现在村庄美得很,小河穿村而过,傍晚时分,妇女们在广场跳舞、男人们闲聊、老人们就沿着河畔散步。 ”聊着聊着就到了张国兵的家中,14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装修得很精致。 “这是厨房,前几年就通了自来水。楼上楼下都有卫生间,安装了马桶,按这里水一冲,就干净了,再也不用大半夜出门去旱厕了。 ”张国兵说。

走出张国兵家,不远处的村广场上,羽毛球比赛、书香周读书活动、小朋友脑筋急转弯、农户技能培训等文体活动计划标注得清清楚楚。远处,地里的玉米苗刚刚种下,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转身回看,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小洋楼似乎正述说着村里人的幸福生活。

延伸阅读

从“陋室”到“宜居”,人民美好生活的变化来自切身的感受。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比1978年增加38.6平方米。 “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也是农村地区群众“危房”成为“安全房”的喜人变化。我省2009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以来,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8万户,帮助数百万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2012年,我省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2013年,组织开展垃圾污水治理、违章建筑治理、广告标牌治理、矿山治理和绿化提升的“四治理一提升”行动;2017年,启动了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三大革命”;2018年,我省在制订《安徽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又提出在全省深入开展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和“五清一改”(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清理废旧广告牌,清理无功能建筑,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村庄清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规划建设提升“三大行动”。截至2018年底,我省共完成改厕163.18万户,4997个省级中心村在建和已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累计处理各类垃圾960余万吨,整治258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村容村貌大幅提升。(记者 何珂)

责任编辑:陈姝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