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外媒看滁 > 正文

【安徽日报】天长:秸秆炭化助力脱贫

1

(《安徽日报》2019年6月19日9版)

秸秆炭化助力脱贫

本报记者 孙海涛 本报通讯员 胡斌

一辆辆载着小麦秸秆的大卡车、农用车,6月份以来成为天长市永丰镇民生社区的“常客”。“我们以每吨250元的价格收购这些秸秆,再将其加工成生物炭、木醋液等产品,销往市里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当地秸秆炭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红平介绍说,生物炭一吨能卖到2300元左右,木醋液每吨800元,对助力乡村脱贫起到积极作用。

从去年8月起,天长市引入生物科技企业,实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综合开发项目,并在永丰镇试点建设秸秆炭化专业合作社,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助力乡村脱贫。

走进民生社区800平方米的秸秆炭化生产车间,记者看到3台高大的圆柱形设备正在运转,这些设备的一侧连接着管道,用于过滤分离秸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褐色木醋液;而在圆柱形设备底部,原来的秸秆经过6小时700摄氏度的热裂解过程,变成了黑色的生物炭。

“与普通秸秆转化方式不同,我们这个项目是采取高温生化方式实现秸秆炭化,生产过程无污染、噪音也很小。”何红平告诉记者,秸秆炭化生产车间每天能生产1.8吨生物炭和1.6吨醋液,扣除原料、人工、水电等成本,约有1800元利润。如果满负荷生产,合作社年收入可达60万元左右。

秸秆炭化专业合作社除了收购附近村民的麦子、水稻、油菜、玉米等粮油作物秸秆,还与周边数家板材、电缆盘、家具等木制品加工企业签订供销协议,每天可收购几车木材下脚料,保证了秸秆炭化生产车间24小时不停运转。

“我们社区曾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2015年以前集体收入为零,后来依靠小水面发包、旧村部及旧村校租赁,每年才有一两万元的集体收入。”民生社区居委会主任梅良琪说,去年,秸秆炭化车间试运行还不足半年,就为社区集体带来7万余元的收入。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也给社区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患有哮喘病的贫困户杨熙才,过去由于体力差和缺乏劳动技能,家庭生活困难。去年9月,他和妻子来到合作社务工,生活渐渐好了起来。“我们俩在车间里上班,一天就能挣250元,劳动强度也不算大。”杨熙才欣喜地说。

当地群众不仅能通过务工实现增收,还能入股分红。秸秆炭化合作社成立后,社区充分整合产业扶持资金、贫困户项目增收资金、上级安排到村的资产收益试点资金等60余万元,以股权方式量化给贫困户。目前,社区35户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普通农户则根据自愿,以现金方式入股,年底按照实际收益分红。“去年合作社刚开办,投入多、实际利润不高,按照年收益6%进行保底分红,一个贫困户分得73元。今年车间满负荷运转,预计每个贫困人口能够分红350元左右。”民生社区监委主任李福强告诉记者。

“秸秆炭化车间厂房占地少,建设成本低,生产工艺较为简单,村民稍加培训即可进行生产。”天长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永丰镇按照统一设计、培训、管理、定价、回收以及分村建设、分村经营、分社核算的运作原则,在各村(社区)创建秸秆炭化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农村群众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永丰镇已有2个社区、5个村成立秸秆炭化合作社,其中4家秸秆炭化车间已正式投运生产。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