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外媒看滁 > 正文

【江苏经济报】滁州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AU9O7KE14A7@A3T16~QQQ}W

《江苏经济报》(2019年07月09日 B04版)


着力培育新动能 推动发展高质量

滁州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2018年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7.7%,高于安徽省1.6个百分点。

——2018年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27.8%,较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

——2019年一季度战新产业企业330家,较上年同期净增40家。

——2019年一季度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8.5%,高于安徽省5.2个百分点。

——天长市智能测控装置(仪器仪表)、全椒县节能环保内燃机、来安县轨道交通装备、凤阳县硅基新材料4个产业集群入围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发展战新产业为突破口,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做大总量、做优结构,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加速转型升级。滁州10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引导和支持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滁州经开区智能家电为代表的一批创新能力强、配套服务完善、成长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基地。

2018年,滁州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7.7%,高于安徽省1.6个百分点;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27.8%,较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滁州市战新产业企业330家,较去年同期净增40家,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8.5%,高于安徽省5.2个百分点,一批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异军突起,正成为推动滁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战新基地快速成长 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全力打造省级基地。滁州经开区智能家电产业基地获批安徽省级基地以来,坚持把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作为该市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突出招大引强,着力引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强度的优质项目,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基地新上了总投资240亿元的惠科电子液晶显示、总投资140亿元的康佳电子智能制造、总投资40亿元的米润智能出行装备产业园、总投资16.9亿元的博西华洗衣机和干衣机、总投资10.6亿元的欧品电器洗衣机等重大项目,整体实力更加强劲。目前,基地拥有博西华、康佳等主机企业10家,长电科技、立讯精密、鲲鹏装备等配套企业200多家,电冰箱、空调、彩电的本地配套能力分别达到80%、70%、80%,形成了以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等大家电为主导,以吸尘器、热水器等小家电为补充,从装备制造到生产、研发、设计、检测的全产业链体系。2018年基地实现产值471亿元,同比增长1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3亿元,同比增长20.5%。今年1月至4月,基地实现产值177.7亿元,同比增长7.7%,高于安徽省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续建项目21个、计划新开工项目10个,呈现出企业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加速的良好态势。

大力培育市级基地。做优做强“1+8”省市两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通过竞争择优,着力加快建设一批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首批推出滁州新能源汽车、全椒电子核心产业、来安轨道交通装备、天长智能测控装置、琅琊新型功能纺织材料、明光凹土新材料、凤阳硅基新材料、定远化工新材料等8个市级基地,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形成支撑滁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着力加强政策支持。滁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意见,评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并整合各方资金支持项目建设。2017年、2018年,滁州共出资7000万元专项引导资金,并带动市、县按照1∶2配套,用于市级基地建设。

重点产业加快集聚 发展格局明显优化

一批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着力完善产业链条。天长智能仪器仪表基地依托天康集团、蓝德集团、春辉仪表、安徽埃克森和鑫国集团等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来安汊河轨道交通基地初步形成了铁路客车核心基础零部件生产、销售的产业集群,入驻盛世高科、远嘉轨道、华非铁路、瑞发轨道等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相关企业90家。此外,苏滁园大健康产业、定远化工新材料、凤阳硅基新材料、全椒先进工程机械等基地也成长明显、战新产业规模化、新兴化发展迅速。2018年,天长智能测控装置产业产值达280亿元,凤阳硅基新材料超120亿元,定远化工新材料近100亿元,南谯机械制造达80亿元,琅琊新型功能纺织材料40亿元,全椒节能环保内燃机达38亿元,来安轨道交通超30亿元,明光凹凸棒产业14亿元。

一批特色园区发展壮大。依托园区产业向基地集聚的同时也在向园区集聚。今年一季度,10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内集聚战新企业237家,占该市战新企业总数的72%,产值占滁州市比重为85.7%,较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产值增长20%,较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增长极。

一批重点产业快速成长。目前,通过政策引导和培养发展,滁州已初步形成以新材料产业为龙头,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数字创意等产业为支撑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今年一季度,四个产业领域企业数占全市战新企业总数的近7成,产值占该市战新总产值的80%。其中,新材料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该市战新产业产值贡献率分别达到40.2%、23.3%和13.2%,分别拉动全市战新产业产值增长7.4、4.3和2.4个百分点。

重点项目纷纷落地 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滁州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战新产业重大基地、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梯次培育格局,促进战新产业快速发展,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建成投产,为战新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重大项目引进实现新突破。滁州经开区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按照“一个重点项目、一个推进目标、一个帮扶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套运转机制”工作模式,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对一批技术含量高、牵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建设速度。

2018年,基地新建项目42个,总投资155.64亿元;续建项目70个,总投资483.6亿元;储备项目29个,总投资257.98亿元。总投资240亿元的惠科8.6代液晶显示项目2017年9月26日开工,今年4月顺利建成并点亮投产,从主厂房封顶到第一块面板下线仅用了207天,创造了“滁州速度”和“惠科速度”。此外,全椒县总投资50亿元的创维家电智能制造、市经开区总投资40亿元的立讯5G基站设备等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立讯5G滤波器建成投产;市本级中关村协同创新中心首批项目签约入驻,联想科技园、华为智慧城市等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总投资100亿元的星恒新能源,总投资60亿元的国能新能源,总投资均50亿元的利维能新能源和隆基乐叶5GW光伏组件等项目相继建设和建成投产,滁州新能源产业版图焕然一新。

重大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安徽省关键电子材料重大工程加快推进。滁州以南大光电为核心,积极培育集成电路电子气体产业,总投资10亿元的南大光电一期项目已建成。基地先后吸引了总投资5亿元的秀朗新材料、总投资3亿元的艾佩科纳晶材料、总投资3亿元的科利德高纯氨气及二氧化碳、总投资1.5亿元的博泰电子等项目落地,总投资15亿元的凯普瑞特项目、总投资6.2亿元的亚士创能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联华合成项目、总投资3.5亿元的旭能光伏、总投资3亿元的艾佩科纳晶材料、总投资3亿元的科利德高纯氨气及二氧化碳等多个企业已经投产,推动了产业链加快集聚。2018年关键电子材料重大工程实现产值18.5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3.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2.7%。基因测序省重大专项取得突破。滁州经开区通用生物公司基因合成及测序项目获批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项目研发投入近2000余万元,目前,基因合成及测序项目的两大核心技术取得重大进展,高通量全基因合成技术得到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企业认同,荧光共振链探针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进口替代。

龙头企业贡献实现新提升。着力培育行业骨干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2018年以来,滁州战新产业龙头企业成长明显,康佳电子实现产值达140亿元,博西华、天康股份、天大集团、中普石油等一批企业产值超50亿元。一季度,滁州战新产业中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有37家,占战新企业总数的11.2%;亿元以上战新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20.5%,高于该市平均2个百分点;产值占该市战新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1.4%,对战新产业产值贡献率为77.7%,拉动产值增长14.4个百分点。扬子空调深化与京东合作,并冠名京沪高铁部分车次,销量明显提升,连续3年快速增长,2018年产值同比增长56.47%;韩上电器总部搬至滁州后,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开拓市场,产销两旺,2018年产值同比增长62.86%。

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滁州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战新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滁州经开区总投资25亿元原创城一期PPP项目开工建设;联合20多家半导体企业成立滁州市半导体产业联盟,构建全方位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与北京中关村海淀创业园合作设立滁州分园,建设创新孵化器;联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设立中国轻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及中国轻工业质量认证中心安徽(华东)分中心。引进了国家电子元器件质检中心、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检验检测基地等一批“国”字号公共研发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正在加快推进苏滁智能装备研究院、先进机器人技术研究院、省玻璃容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滁州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安徽轨道交通装备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为战新企业的技术突破提供科技研发和创新支撑。

大力建设企业创新平台。认真落实中央、省科技创新政策,加大市县两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滁州安徽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达到146家,组建战新产业技术联盟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26%。

积极引进创新人才团队。通过建立一系列人才发展政策和体制创新,保障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全面激发人才创业创新动力和活力。2018年,滁州扎实推进院士助滁、专家招引和引博三大行动,新签约院士工作站11个、新引进专家20名、新引进高层次人才200余人,累计与78家大院大所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高效协同、高端人才鼎力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

通过努力,滁州创新成果不断显现,并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标准。2018年,该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703件、居安徽省第5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41家、居安徽省第3位。天长创成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省级智能家电战新基地112家在库企业,建成国家级及省级创新平台34个,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6个,获得省级以上新产品77个,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5项。全柴动力荣获全国质量之光魅力品牌。来安立光电子新研发成功0.1纳米透明导电玻璃,成为国内具备量产能力的公司。

本版文图由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陈姝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