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外媒看滁 > 正文

【安徽日报】定远:“红色园丁”严明友

1

(《安徽日报》2020年1月20日1版)

“红色园丁”严明友

■ 本报记者 罗宝

2

严明友在教孩子们唱歌。(资料图片)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啊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呀方,就要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在革命老区定远县朱湾镇的乡村小路上,严明友高唱着这首歌曲,迈步行走了近70年,不论是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当农村教师,还是退休后义务到几所小学教音乐,他的歌声一直豪迈而嘹亮,步伐一直坚定而有力。

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他仅当了63天的会计,就打起背包到农村教书,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1月15日,地处合肥市长丰县城与滁州市定远县城中间位置的朱湾镇上空,一场瑞雪正在酝酿。朱湾小学的音乐教室里,一批即将放寒假的学生正在听91岁的严明友老师给他们上这学期最后一堂音乐课。黑板上挂着一张严老师用毛笔抄写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谱和歌词。“它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曲,希望你们能继承发扬无产阶级革命传统,立德做人、立志成才。”严老师的音乐课总是会结合他的经历,给孩子们讲讲革命故事和做人做事的道理。

时光回溯到八九十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严明友儿时的朱湾,正是新四军抗击日伪的重要战场。耳闻目睹敌人的残暴、新四军的优良作风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严明友从小在心底种下红色的种子,立志参军,抗日杀敌。1942年冬天,正读小学四年级、只有13岁的严明友,经堂兄介绍,报名参加了新四军,分在新四军二师政治部政工队,经常为部队演出。1943年,新四军实施“精兵简政”,严明友因为年龄小,被精减回家,流着眼泪告别了老部队。回家后,严明友继续读书,直到1948年8月,严明友第二次参军。

两次参军,虽然时间不长,也没有经历过大的战斗,但部队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让严明友在“大熔炉”的淬炼下,不断进步、不断升华。

1952年,严明友复员回乡,很快被调到盱眙县文教科当会计。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他不贪图舒适安逸,强烈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学校去教书。经批准,仅当了63天会计的严明友,打起背包高高兴兴地去盱眙县老子山小学教书了。“教师,既是教师,也是政委,教孩子们文化和革命传统,做一个优秀的公民,好好读书、天天向上,立志高远,为祖国为人民为党立功劳。”严明友说,这是他的毕生追求,也是他的快乐之源。

从1953年9月开始,严明友积极要求回到家乡革命老区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藕塘小学、年家岗小学、朱湾小学、朱湾中学等农村学校任教,主要承担政治、音乐、语文教学,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几十年来,严明友多次写申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因为受亲属所谓的历史问题影响,长期不能如愿,但严明友对党的感情、对事业的忠诚始终没有改变。直到1981年3月,52岁的严明友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刻,严明友激动得像个孩子,就像当年他加入新四军的时候一样。

如今已是朱湾镇政府干部的宋运动至今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最喜欢严老师的课,能听到很多革命战斗故事,并在严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站队列、游泳、唱革命歌曲,一起给烈士扫墓,进行野外春游、秋游和小拉练,打着红旗,唱着歌曲,一路行军一路歌。“印象最深的是每逢周末,严老师都会带我们到生产队义务劳动,帮助困难群众,坚决不在生产队或群众家里吃饭。”

严明友的另一名学生杨开武的家在朱湾镇大户刘村,从1982年起利用自家房子办起了一所民办的复兴小学。“办学花掉了我家所有积蓄,但一想起严老师这么大年纪还在义务教书,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来。”父亲的坚持让杨开武的儿女深受感动,陆续放弃在外地的好工作,回到家乡跟父亲一起教书。

退休后,他义务给农村孩子上音乐课,30年无怨无悔,做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朱湾中学是严明友退休时的学校,学校后面的教师宿舍,有一间瓦房是严老师的。走进宿舍,仅有10多平米的空间里,摆放着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书架,以及煤气灶、液化气罐、抽油烟机和锅碗瓢盆,本就狭小的房间中央,一架略显老旧褪色却保养的干净光亮的钢琴占据了中心位置。这些几乎就是严明友的全部家当。

1990年,严明友老师光荣退休了,但他的理想之火仍熊熊燃烧,信仰之基仍坚如磐石。

看到很多农村学校缺乏音乐教师,很多学生渴求精神食粮,严明友决定尽其所能,义务支教。“我只要还能走能唱,就不能闲着。通过义务教学,可以教会孩子们无产阶级审美观,给他们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讲优良革命传统,讲革命英雄主义,不仅能陶冶孩子们的情操,给他们带去欢乐,也充实了我自己。”

严明友先后在朱湾小学、马岗小学、复兴小学等学校代课,他每天身背挎包,步行去学校上课,最远的复兴小学有10多里路,他就自带干粮,中午在教室里就着白开水、咸菜吃馒头,从不麻烦学校,每周两天,每天6节课,一干就是20年。每每问及此事,严明友总说:“我一生不用两个字——‘苦’和‘累’,我觉得教孩子是很愉快的事情,我们在为人民服务,革命再苦再累也能以苦为甜。”

有外地学校想高薪聘请严明友去帮助教学,可他到该校义务教了半年音乐课,又回到了家乡。有小学校长看他支教辛苦,中午在食堂打饭不收他钱,被他当众拒绝。朱湾中学想给他换一套大一点的宿舍,严明友说一个人够住了,坚持不换。义务教书30年,严明友只收过朱湾小学一个学期共500元的工资,那还是因为学校提前做了账,无法退回……

严明友会演奏多种乐器,可他总是谦虚地说自己水平低,还要不断学习。为此,严明友买了一架钢琴,并在2006年至2008年,利用暑假自费到北京参加中央音乐学院乐器培训班,先后花去10000多元培训费。培训班教师一开始对已78岁高龄的严老师自费学钢琴不理解,可得知他学钢琴是为了更好地义务教农村孩子时,深受感动,对严老师格外照顾。

严明友曾自己掏钱,共为几所学校买了7台电子琴送去。每年“六一”,严明友都会买来很多糖果,与学生们一道欢度。有时候学校放假,学生们会相约到严老师家玩,学习乐器,学唱歌曲,严老师热情地给他们做饭,然后就像在军营一样,让学生们列队,先唱歌,后开饭,师生同吃一锅饭,其乐融融。在严明友老师80岁那年,他不打算教音乐了。有一天,两名六年级的女学生跑来哭着说:“严老师,我们快小学毕业了,多么希望您再多教我们几堂音乐课啊!”严明友想:“孩子们喜爱音乐,我不能冷了孩子们的心呀!”就这样,一直坚持到现在。

严明友的桌子上堆放着厚厚一摞他用毛笔抄写在大白纸上的歌谱和歌词,这其中,既有《新四军军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黄河大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红色经典歌曲,也有《两只老虎》《七子之歌》等儿童歌曲,还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这样的抒情歌曲。“看这首《我和我的祖国》,去年风靡全中国,我十几年前就开始教孩子们唱了,赶在了流行的前头!”严明友说,他也要与时俱进,让孩子们一直喜欢他的音乐课。

从教近70年,他从不计较个人利益,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他人,做红色精神的发扬者

在严明友的宿舍里,有一个玻璃杯,里面一直珍藏着几颗子弹,那是2011年修建东圩烈士陵园迁墓时,从新四军烈士遗体上找到的。每当内心软弱、思想懈怠的时候,严明友都会拿出来看看,顿觉精神振奋、充满斗志。“我们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要把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对党忠诚、无我无私的红色精神传承好、发扬好。”手捧玻璃杯,严明友动情地说。

为了修建东圩烈士陵园,严明友四处奔走、反映,在其他新四军老战士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终于在2011年5月19日建成,严明友带头捐款2000元。2014年,朱湾镇政府修建“大户刘战斗纪念碑”,严明友再次捐出3000元,表达对烈士们的缅怀之情。

从教近70年时间,严明友长期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孤儿刘丹丹从小被人收养,家里穷上不起学,严明友从小学一直资助她上大学。每当得知有的地方发生大的灾害,他都会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严明友经常自费买《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共产党宣言》《可爱的中国》等书籍送给镇政府的干部和学校的校长、老师,人手一本,每次都花去几千元。1994年,上海一位新四军后代办的企业打算资助朱湾小学50万元,用于盖教学楼,严明友得知后,表示要回报企业,就主动到上海为这家企业当了一年多的义务“门卫”。严明友每月退休金有3000多元,但除了留600元左右自己生活,其余全部用在别人身上……

“金钱固然有价值,但世间比金钱有价值的东西太多了,国格、民族气节、法律、人民利益,哪一条都比金钱有价值,不能把位置颠倒了。”严明友说。

严明友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别人,心里唯一没有装的就是自己。严明友年轻的时候曾结过一次婚,但因为家庭贫穷,自己长年在外面工作,不想拖累妻子,时间不长就离婚了,从此一个人生活。1990年,严明友即将退休的时候,按规定可以享受离休待遇,但严明友婉拒了,他说:“想想那些为中国革命牺牲的烈士们,他们没有享受到新中国的幸福生活,比起他们来,我幸运多了。党培养我这么多年,我不应该向组织上伸手要待遇、要福利了。”

“请客不到,送礼不要,奉承不听,私情不搞,任何事只有自己做才是真实的。”这是严明友经常在课堂上跟同学们讲的一句话。有一次,严明友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说,如果每名同学说出他的一个缺点,帮助他改正,就是送给他最好的礼物。

在严明友上衣口袋里,一直装着一张2011年2月23日填写的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表复印件,上面写有一段遗嘱:“我的一切器官捐给品德好的工人、农民、战士患者。死后免掉一切丧仪,速将尸首送到接收站,盼不误时……”定远县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齐家龙告诉记者,严明友老师并不想让外人知道这个“秘密”,每天装在口袋里是担心有一天突然离世,外人不知道他的器官捐献志愿,而达不成他这最后一个愿望。

·短评·

以“无我”之境,写就“大我”人生

严明友,一位新四军老战士,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农村的教育事业,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践行了一名革命战士的初心使命,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担当,展现了一名“红色园丁”的“无我”情怀。

这种“无我”,源于他对党的深厚感情。面临人生选择时,严明友总是勇于牺牲自我,去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为了让先烈安息、让后人铭记,他多年奔波、主动捐款,建成东圩烈士陵园和“大户刘战斗纪念碑”;

近70年矢志不渝,对孩子们进行革命英雄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努力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理想信念,让严明友牢记责任、牢记使命,成为他经受住任何检验的精神支柱。

这种“无我”,表现在他对事业无比忠诚。严明友说,想想那些牺牲的烈士,我们算什么,还有什么个人利益要斤斤计较?他在利益面前从不动摇,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明明可以享受离休待遇,可他对生活很满足,坚决不要;义务教书可以让学校接送、在学校食堂代餐,他觉得是“谋私”,坚决不干。严明友说,他一生从不用两个字——“苦”和“累”。一个“无我”的战士,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将战胜一切困难,无往而不胜。

这种“无我”,升华为对人民的满腔深情。他衣着简朴、住宿简陋,饮食简单,念兹在兹的,是为更多的孩子教授音乐,讲革命故事,为更多困难群众提供帮助。他把群众当作最亲的人,群众也把他当成最亲的人。严明友高擎理想火炬,点亮自己照亮别人,以“无我”之境,写就“大我”人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