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网独家 > 正文

刘金平、郑桂霞:村医夫妇24小时轮班 坚守战“疫”一线

2

人物简介:刘金平,男,1966年7月出生, 全椒县武岗镇官渡村卫生室室长、助理医师;郑桂霞,女,1965年2月出生,全椒县武岗镇官渡村卫生室护士。二人系夫妻关系,敬业奉献好人。

事迹简介:刘金平、郑桂霞夫妻俩每天在维持官渡村卫生室日常门诊工作的同时,不仅要对官渡村7户武汉返乡人员进行两次的健康监测和住所消毒,还要24小时倒班驻扎省道206监测点,对来往车辆行人进行体温监测。夫妻二人从年三十开始就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同心协力共战战疫情。

正文:

一手拿着体温枪,一手拿着消毒液,村医刘金平一脚跨进了全椒县武岗镇官渡村武汉返乡人员张某某家中。

“今天在家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觉得不舒服?”刘金平边询问边为他测量体温。“36.2度,正常范围,你从武汉返全已过14天,这是你的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还是要减少外出,在家也要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刘金平说完又给张某某的房子里里外外消了毒。

像这样的随访,刘金平每天要重复好几次。他要对村上7户返乡人员进行每天两次健康监测和住所消毒。除此以外,他还在官渡大桥新型肺炎检测服务点为来全人员测量体温。官渡大桥一头连着武岗镇,一头连着和县石杨镇,是省道206上的交界地带。“现在每天来全车辆500辆左右,测量体温1000多次。”刘金平说。

大年三十,接到上级通知,需要医务人员在重点区域做好防疫工作,刘金平便主动请缨要求上前线。“想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我们必须冲在前线,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刘金平说。刘金平和爱人郑桂霞已经有10天没有从岗位上撤下来休息过了。他是村医,爱人是村卫生室护士,夫妻二人在村里干了30多年,曾并肩在17年前的非典战场上战斗过。

为了能全身心投入战斗,还没和90岁的老母亲吃一口团年饭,就把她送到了隔壁镇的姐姐家,老人虽然不理解但还是支持他的工作。安排好老人,他又给城里的孩子们打电话。“今年春节不要回家,我和你妈要去检测点值班。”来不及吃饭,他们马不停蹄往检测点赶。说是检测点,不过是一间8平方米的活动板房,一张条桌、一张简易木板床、几把椅子就是检测点的全部家当。刘金平从附近村民家中打来自来水,郑桂霞忙着打扫卫生,等忙完已过了中午。老两口轮换着吃午饭,就开始了轮轴转的日子。

检测点24小时不能缺医护人员,夫妻俩商量好,郑桂霞白天上岗,晚上就换刘金平。不在检测点的时候,刘金平还得回村里的诊所坐诊,利用空余时间见缝插针的去武汉返乡人员家里随访。郑桂霞也主动担负起检测点所有工作人员的饮食问题,为大家提供中、晚两餐

“他们两口子实在。”同在检测点的滁州市公路管理局全椒分局副局长李宜州说。正月初三早上8点他第一次到检测点报到,来之前,刘金平已经将检测点的值班室消过毒,烧好开水了。

最开始值晚班时,村里的路灯不亮堂,刘金平正和其他2名同事检测车辆,对面来的车没看清楚道路,一下刮在他们身上,后视镜都刮掉了,3人的背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第二天,3人依然上岗。

有的群众对测体温、检查驾驶证、身份证不理解,不配合他们的工作,这时候他们就只能耐着性子给群众讲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说到口水说干了,他们总会理解”。刘金平说。

最近刘金平爱上了喝浓茶,茶叶7分,水3分,那是为了防止晚上值班时打瞌睡。仔细看,刘金平的双眼里布满了血丝,“坐下去就不想起来,但有责任在身上,还得接着干,打好这场仗。”刘金平说。

责任编辑:张友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