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外媒看滁 > 正文

【安徽日报】滁州:苦干实干 交出高质量发展好答卷

1590455993

《安徽日报》(2020年05月26日 10版)

安徽康佳智能化生产线。

通用生物系统(安徽)有限公司探针引物合成实验室。

安徽嘉安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滁州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图为滁马高速全椒段。

位于定远县西卅店镇高潮村的安徽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在采摘双孢蘑菇。

滁州美丽乡村建设各具特色,图为全椒县黄栗树村。

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是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之一、合肥和南京两大都市圈的重要成员,拥有与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无缝对接的区位优势。

1978年,凤阳县小岗村18位村民摁下“大包干”生死契约,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写下波澜壮阔、敢为人先的时代史诗。42年后,这个改革地标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三,发展形势好、发展态势好、发展趋势好,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正沿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新滁州的道路奋楫勇进。

近年来,滁州市抓机遇、大招商、善作为,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站在了经济总量全省第三的崭新起点。“逆势上扬势头好、招大引强效果好、深化改革经验好、一体化发展开局好”“工作有声有色、如火如荼、可圈可点,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好答卷”。

“滁州始终把发展摆在最突出位置,始终强调项目为王的理念,始终树牢干事创业鲜明导向,我们的发展是靠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滁州市委主要领导的经验介绍铿锵有力、真切实在。

改革发源地 抢抓大机遇 争先进位打造新名片

从2012年的970.7亿元,到2019年的2909.1亿元,GDP从迈进安徽第五到跃居全省第三、进入全国百强,这是滁州市多年脚踏实地、奋勇拼搏交出的答卷。

如何后来居上、接连突破?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滁州的发展历程,以1978年的“大包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扬子”、2008年以后的“大滁城”建设为标志,滁州历经解决群众温饱到工业化、城镇化大发展,皖东大地旧貌换新颜。特别是近年来,滁州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对接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建设,规划建设“大江北”协同发展区,滁州迈上了以“大江北”为标志的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闯出了符合阶段特征的发展之路,取得了奋力争先进位的丰硕成果。

身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硬仗中,滁州市全市上下,从容应对、精准施策、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许多工作想在前、干在前,抓得早、抓得严、抓得实,较早提出了运用三大运营商数据来查找武汉来滁人员;较早印发了动员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投身疫情阻击战的通知和倡议书;决策实行了“三全两部分”上班机制;启动了后备医院建设;由政府组织在市场投放、供应一次性防护口罩,缓解市民急迫需求;超前谋划上班、复工、开学的应对措施等。

疫情发生以来,滁州累计确诊病例13例,无死亡病例、无医护人员感染病例、无聚集性疫区。

目前,全市各类企业已经全面复工复产,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今年一季度,滁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4%,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高于全省8.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持平(0%),高于全省1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8.5%,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擦亮新品牌 共舞长三角 改革开放拓展新格局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改革始终是滁州最靓丽的名片、最显著的标志。

滁州积极传承改革基因、扛好改革大旗,坚持抓小岗促全市,当好推深做实改革的先行者。

近年来,滁州先后承担了83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改革、国有林场改革等走在前列;天长医改、定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来安农村垃圾治理模式、企业用工“周转池”制度等改革经验得到推广;放管服、效能改革不断深化,全市11.7万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与长三角18个城市实现首批51个事项“全程网办”“跨市通办”,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改革品牌熠熠生辉。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滁州作为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之一,并明确支持中新苏滁高新区等省际合作园区建设和顶山—汊河、浦口—南谯等省际毗邻区域深度合作。

滁州把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抢抓前所未有的机遇,早谋划、快行动,打造了一些战略平台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早在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建设时,就同步开展毗邻区域规划研究,提出实施大江北战略。2018年底,市委全会审议通过了《滁州市规划建设“大江北”协同发展区实施意见》。国家《规划纲要》和省《行动计划》出台后,又及时研究制定了滁州《行动方案》,确定了8个方面重点任务、120项具体工作。

去年以来,滁州与南京签订“1+2”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工作推进机制,全面启动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与苏州签订《中新苏滁高新区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开展了扩区前期工作;与合肥都市圈加强对接合作,36个项目列入都市圈年度跨区域重大合作项目库。

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全线加快建设,宁淮、合新高铁开工建设,滁天、来六、明巢、滁西环等高速加快推进。承接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引进项目中有一半以上来自沪苏浙地区。共建共享一批民生及公共服务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外国语学校、南京琅琊路小学、南京儿童医院等一批沪苏浙地区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在滁设立分校、分园、分院,宁滁公交实现无缝对接,与长三角城市实现医保门诊费异地直接结算。

厚植大项目 营造好环境 招商引资培育新动能

滁州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和推动发展的第一工程,坚定不移抓招商、坚持不懈上项目,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发展后劲、增添了发展活力。

千思万虑谋项目。滁州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开动脑筋,谋划储备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平台、重点产业、重点城建、重点乡村振兴五大类重点项目。今年,滁州积极应对疫情影响,贯彻“六稳”要求,落实“六保”任务,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开展重大建设项目和重大攻坚行动,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300多个、总投资超万亿元。今年将成为滁州重特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最多、投资最大的年份。

千山万水引项目。滁州坚持东西南北中一齐跑、境内境外一齐招,盯住大企业,寻求好项目。要求各县(市、区)和省级以上园区每年要在30亿元乃至百亿级的大项目上求突破,全市每年要确保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均300个以上。去年滁州新招引了晶科光伏组件等一批百亿级、十亿级大项目,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429个、新开工330个、新投产247个。

千方百计扶项目。市县两级全面组建企业帮扶中心,常态化组织“四送一服”,扎实推进“三比一增”,深入开展“进企业门、解企业困、帮企业忙、促企业进”等活动,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百亿级、十亿级的康佳智能工厂、福莱特光伏玻璃、创维产业园、亚玛顿等大项目已经开工,总投资240亿元的惠科光电等已竣工投产。

千辛万苦盯项目。在招引上,滁州灵敏捕捉信息、高位对接洽谈,自始至终盯住不放、不达目的不罢休。每月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每双月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每季度开展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主题的县(市、区)和园区“三看三比”观摩检查,倒逼真干快干,推动项目加速转化。

党建强引领 脱贫成色足 民生保障实现新提升

滁州市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等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广大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自觉。特别是旗帜鲜明鼓励担当作为,营造巩固了干部干净干事、群众群策群力的好生态,干部为事业想、组织为干部想在滁州蔚然成风,皖东大地政通人和、风清气正。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滁州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民生工程,坚决扛起革命老区政治责任,2013年以来,全市12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7.77万户20.2万贫困人口脱贫,定远县成功摘帽,贫困发生率由5.69%降至0.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好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年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社保、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成果,各领域风险平稳可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从敢为人先拉开全国农村改革序幕到奋勇争先冲刺总量全省第三,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滁州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确保“十三五”圆满收官,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滁州建设的崭新篇章。

本版文图由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陈姝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