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网独家 > 正文

滁州:农业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行

2020年,面对疫情、汛情、病虫情不利影响,我市拿出超常规力度和举措攻坚破阻,粮食总产、粮食效益、品牌粮食占比均创历史新高

农业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行

寒冬时节,走进皖东大地,呈现眼前的是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景:越冬小麦早已破土而出,一片片绿野中孕育着午收的希望;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一台台大型机械来回穿梭,一块块小田化零为整;粮食加工企业内,伴着一条条生产线的飞速运转,一袋袋包装精致的优质大米新鲜出炉……

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作为农业大市,我市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升产品品质,努力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供给,持续推进粮食高质量绿色发展。去年面对疫情、汛情、病虫情不利影响,我市拿出超常规力度和举措攻坚破阻,抢农时、保生产,奋力实现了粮食总产、粮食效益、品牌粮食占比三个历史之最,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总产超93亿斤位居全省第三

“农场流转了850亩土地,虽然遭遇了疫情、汛情、病虫情,但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我克服了不利影响,水稻亩产达到1300斤,实现了灾年夺丰收。”1月4日下午,记者在来安县张山镇张山村采访时,家庭农场主鲍彭春高兴地说。

这不是个例。据国调队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市粮食总产达93.14亿斤,比2019年增加0.26%,跃居全省第三。

灾年夺丰收,绝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这既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又凝聚了全市“三农”工作者及广大农民的辛勤汗水。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作为粮食生产大市,我市把稳定粮食生产放在首位,积极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及时向县(市、区)分解下达年度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目标任务,加强调度,压实责任,确保完成年度粮食生产任务,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滁州贡献。

打好重大病虫害防控硬仗。全市小麦赤霉病实现了“两次防控全覆盖”,防治面积达1013万亩次。针对小农户防治存在薄弱环节,我市专题召开小农户赤霉病统防统治服务现场会,实行网格化管理,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发放防治药剂等方式,确保小农户防控到户到田,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得到全面控制,为我市夏粮丰产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统筹夏种夏管抓落实。全市以稳定粮食生产为中心,着力落实水稻633万亩,突出推广落实80万亩“稻虾共作”。大力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应用,全市投入插秧机1.9万台,机插300万亩以上;普及玉米、大豆免耕铁茬直播技术,示范同步施肥、同步化除集成技术,打造技术“三夏”等。

全力抗灾。去年进入梅雨期后,我市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面对灾情,及时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全市农业生产灾后恢复工作的紧急通知》《滁州市农业洪涝灾后恢复生产实施方案》等文件。全市各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修复农业基础设施,恢复农业生产。针对灾后情况,对不同作物分类指导,科学田管,及时清沟排水、查苗补苗、适量追肥、中耕除草、防病治虫,努力把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粮食面积不减少、总产不降低。据统计,全市补改种农作物面积29.26万亩,占已退水绝收田块的100.1%,清淤扶棵面积2.6万亩。品牌粮食产量占比超过六成“农场种植了从江苏农科院引进的优质高效品种‘宁麦13’,通过两年试种,该品种表现出了优异的抗病性和稳产高产等特点,亩均增产70公斤,增收150多元。”天长市稼农家庭农场负责人陈宏平告诉记者,种植优质品种给农业带来了良好的效益。

来到位于天长市的安徽倮倮米业有限公司,一条条先进的稻米加工生产线正在飞速运转,一袋袋包装精致的大米随即出炉。“我们发展的是订单农业,签约农户必须种优质品种,之后经过先进的工艺加工,生产出来的大米品质好,在全国多地畅销。”该企业副总经理刘秋国告诉记者,目前该企业每日可加工600多吨稻谷,未来产能还将增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已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全市农业部门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同时,坚持市场导向,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对优质专用小麦、水稻实行“单一品种、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单收、单储、单加工”的运营模式,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化水平,带动粮食产业增强、加工效益增加、品牌效益提升。

据统计,2020年全年共落实优质专用小麦面积303.75万亩,订单面积211.5万亩,建设77个单品种万亩示范片,落实优质专用水稻面积383.03万亩,订单面积239.5万亩,建设28个5000亩以上优质水稻生产示范片。“2020年,全市品牌粮食产量占比已超过六成,进一步提升了我市粮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局负责人张道国告诉记者,下一步将更加重视品牌粮食建设,努力做到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效益好了种田吸引力增强

“现在种田越来越省心了,而且粮食价格也稳中有升,达到历史最高,像我们牵手滁州金弘安米业有限公司的,订单价格比市场价格还高,2020年种田给我带来不小的财富。”接受记者采访时,来安县杨树家庭农场成员张宏民的脸上满是笑容。

记者了解到,张宏民流转了四五百亩土地,加盟金弘安米业有限公司后,从良种、肥料等生产资料到最终的销售,全部由加盟公司提供专业服务,只要生产出符合质量的稻米,金弘安全部加价代收,2020年每亩增收200元左右,共计增收近10万元。“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表明国家会越来越重视粮食生产,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这些大户干好农业生产的信心!”张宏民坚定地说。

“现在种田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也不再看天收了,只要掌握新技术,种田将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琅琊区扬子街道办事处高郢村农民戴家丽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各级农业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她不仅学到了许多农业知识,而且还掌握了操作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技能,成了新时代农民,“我家承包了六七百亩土地,耕地、播种、收割全部用机械,所有的农事仅靠我们夫妻俩就能轻松搞定。未来,我们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耕作,努力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过去秋种,我们要经常下去盯,2020年秋种,各地种植户积极性很高,种植工作早已顺利完成。”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高兴地说。

责任编辑:陈姝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