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外媒看滁 > 正文

【安徽日报】天长:打通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微信截图_20210225152129

开展志愿服务,慰问帮助困难群众;新事新办,宣传移风易俗、文明用餐;用三句半、表演唱及传统戏曲方式,线上线下给乡亲们送上新春文艺大礼包……春节期间,天长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悄然改变大吃大喝、大操大办等春节陋习的同时,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把党的温暖带给千家万户。“一刻钟宣讲”“一小时巡演”“一对一帮扶”“多助一结对”“爱心一键通”,群众围成一圈就是舞台,座椅一放就是讲堂,这样灵活机动、接地气、合民意、求实效的文明实践活动有效凝聚群众、引导群众,起到了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全国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天长市2018年8月被确定为全国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2020年被确定为全国10个“先行试验区”之一。今年春节期间开展的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依托一套完整的工作平台、志愿体系、工作机制,打通了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起到良好效果,带来有益启示。

整合资源,联手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把社会各界力量整合在一起,让文明实践活动更加有组织、有规划、有声势、有创意。落实地方党委主体责任,让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公益组织联手共建,力量下沉,与村结对,针对困难群众开展帮扶活动。整合县乡村各级文化广场、少年宫、农家书屋、健身场所、村史馆、喜庆堂、大讲堂等各类公共服务资源,以及模范好人、新乡贤、教师、宣讲员等志愿者资源,为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提供阵地和人才支撑,形成“一呼百应”“应者云集”的良好态势。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地域、人员、时节和习俗特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有针对性、有实效的宣讲、志愿服务活动。以项目化方式开展点单服务,创新开展“一刻钟宣讲”“一小时巡演”,将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细分为“讲堂领悟精神”“文化精彩生活”“文明素养提升”“文明陪伴成长”“阅读开启心智”“服务温暖民心”等类型。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员等为重点服务对象,组织志愿者与困难家庭结成“一助一”或“多助一”对子,开展“服务温暖民心”志愿服务活动。事实证明,只有实实在在给群众解决问题,宣传思想工作才能走进群众心里。

保障到位,持之以恒。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更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精神奖励和物质保障。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把文明实践纳入信用积分管理,让文明实践带来更多获得感,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运用网络和“两微一端”新技术,实现“群众点单、志愿队伍、活动组织、活动评估”智能化日常管理与考核,提升文明实践活动的实效。把群众所需所求所盼作为文明实践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就能凝聚起推动基层发展的强大正能量。(罗宝)

责任编辑:汤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