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百姓热点 > 正文

吴晓燕:坚守革命老区25年的红色讲解员

吴晓燕

吴晓燕

人物简介:吴晓燕,女,1970年12月生,敬业奉献类好人,来安县皖东烈士陵园讲解员,。

事迹简介:作为皖东烈士陵园第一位讲解员,吴晓燕一直默默坚守岗位25年,不畏严寒,不惧酷暑,日复一日讲解抗战史,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传播者。她用自己的行动,引导更多的人继承先烈遗志,弘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她的事迹先后被《安徽日报》《滁州网》等媒体宣传报道。

正文:

“欢迎来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皖东烈士陵园,陵园内安葬着128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在来安县半塔镇皖东烈士陵园,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只要有人到烈士陵园瞻仰、参观,园区内总会响起讲解员吴晓燕清晰而充满激情的声音。从1996年到2021年,她用朴实的语言将烈士感人的故事讲了上万遍,让每一位前来祭奠、瞻仰的游客都能感受到烈士们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

红色文化熏陶让她成为一名讲解员

“80多年前,半塔镇发生了著名的半塔保卫战,新四军战胜国民党顽固派,打开了皖东抗日新局面……”作为土生土长的半塔人,吴晓燕从小就在乡亲们绘声绘色的讲述中长大,熟知新四军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退伍返乡的父亲,又给她提供了不少革命战争方面的书籍,让她对抗战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高中毕业后在半塔税务所工作的吴晓燕,由于口才好,爱好文学,当时的半塔烈士陵园负责人便请她去当讲解员。吴晓燕觉得,既然自己一直在红色文化熏陶下长大,对半塔的红色历史她再了解不过,便一口答应。自此,她不仅成为烈士陵园第一位讲解员,也是唯一一位坚持25年的讲解员。

每次讲解,虽然时间不长,但背后却凝聚着吴晓燕太多的心血和汗水。刚到陵园上班,为了能尽快走上讲解岗位,吴晓燕必须在短时间内掌握皖东烈士陵园背后的所有故事,并能熟练的背下来。一次背不下来,就多背几次。经过几日的不眠不休,吴晓燕终于将讲解稿烂熟于心。

作为讲解员,普通话也要标准。走上岗位之初,由于口音浓厚的家乡话让一些前来参观的游客听不懂,影响互动交流,为此,吴晓燕又努力攻克讲普通话这道关。从汉语拼音开始练发音,没有老师,她便利用晚上时间跟着新闻联播主持人练习,累了困了,就用冰水洗把脸继续练习,争取把每个音节练到字正腔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练出了好声音,她在讲解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了。

“从踏入烈士陵园大门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我们半塔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所以讲好红色故事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我为我能成为一名红色讲解员而感到自豪。”吴晓燕说。

心怀敬仰让她选择扎根革命老区

25年间,吴晓燕接待的游客多达数万人,他们有各地的政府机关干部、职员,有学校的老师、学生,有企业的高管、员工,还有烈士家属们……每次讲解,她都会一如既往,用最真挚的情感、最朴实的语言,为前来的游客讲述先烈们英勇抗争、不畏牺牲的感人故事。可以说,半塔保卫战的每一处战斗遗址,烈士陵园展厅里的每一件革命文物,她都能一一道来,让无声的历史变成有声的故事。

皖东烈士陵园经过多次扩建改造,目前内设三馆一厅,讲解时间也从原来的几十分钟变成至少1个小时。特别是在2011年建党90周年重要时间段,当时的陵园只有吴晓燕一名讲解员,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近800名游客、讲解10多遍,忙起来连水也没有时间喝,一天工作下来,嗓子都嘶哑了,双腿也肿了。但是不论多累,只要带上讲解器,吴晓燕总是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向游客们讲解烈士陵园各展厅的陈设以及烈士们的故事。吴晓燕说:“讲到嗓子变声是常有的事。只要游客们愿意听、听得懂,我付出再多也值得!”

讲解员的工作十分枯燥乏味,日复一日的讲解同一段历史,单调乏味的工作总会让人感到厌倦。当被问到是否会感到枯燥厌倦时,吴晓燕则说:“我喜欢讲解员工作,在讲解先烈们英雄事迹的时候,自己常常被感动,让我对当时的人们产生敬仰之情,也让我更想了解当时的历史。”正是因为心怀敬仰,吴晓燕越来越喜欢自己的工作,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而这一坚守就是25年。

2010年,吴晓燕的爱人被上级机关调到县城工作,儿子也在县城上高中。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家人想让她辞职后把家从镇上迁到县城去,并帮她找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但吴晓燕听说后坚决不同意辞职,她对爱人说:“我不喜欢别的工作,我热爱讲解革命历史,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把这种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就这样,吴晓燕放弃了进城的机会,选择继续扎根革命老区从事她所热爱的工作。

认真钻研让她成为皖东抗战史的专家

为了将烈士们的故事讲述得更全面,她还经常去图书馆翻阅史料,广泛搜寻关于新四军的书籍,主动走访新四军老战士及其子女,了解更多新四军的生动故事,让自己的讲解内容更丰富,让革命英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

在多年的讲解中,吴晓燕与许多新四军老战士及其子女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为烈士陵园征集了望远镜、砍刀、纺车、奖章等100多件宝贵实物。多年前,她听说14岁在家乡半塔集参加新四军抗日的姚素同志要回老家看望亲戚,便多次上门拜访,和姚老交流过程中,将他所述的战斗经过都全程用笔记录下来。告别的时候,姚素同志送了一本自己写的传记给她,还答应在他百年之后,让他的子女把他所得的奖章全部捐赠给烈士陵园。

由于长期学习钻研和工作实践,吴晓燕对新四军在皖东的抗战史了解颇深,成了无师自通的“专家”。2008年,皖东烈士陵园重修,吴晓燕负责半塔革命纪念馆布展脚本的写作。将近一年的时间,她吃不下睡不好,满脑子都是史料。为了弄清楚皖东军事斗争、党组织及政权建设的历史情况,她收集查阅资料,力求准确,有时一个引言短短的几句话就要修改几十次,只为经得起推敲。2018年,她撰写的论文《浅谈三次中原局会议》在湖南《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馆刊》及江西、合肥的新四军研究刊物上刊登2020年,她编写的十几万字的《淮南抗日根据地税史》收到滁州市税务局的充分肯定。

开设红色课堂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5年来,皖东烈士陵园先烈们的革命事迹,吴晓燕讲了上万遍,早已烂熟于胸。但一遍遍的讲述,不只是回忆过去艰苦的革命岁月,更是为了引导未成年人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吴晓燕除了在烈士陵园内进行讲解,每年还会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到老区附近的20多所乡村小学、中学开设红色课堂,为青少年学生讲述革命先烈的传奇故事,普及新四军在皖东抗战史。

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开学之际,为培养学生爱党爱祖国的高尚道德情操,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吴晓燕积极参与当地学校组织开展的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活动中,让学校“开学第一课”有影响又有营养。课堂上,她通过采取趣味问答的形式与同学们互动,并发放小礼品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引导青少年学生了解新四军历史,学习红色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截止目前,吴晓燕共开设红色讲堂50多场,红色讲堂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伟大,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进一步激发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热情。每当看着同学们认真聆听的脸庞,她都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讲解让我对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认识更深,每讲解一次就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我这一辈子只会做讲解员这一件事,我希望把它做好,更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四军在皖东的抗战史,不要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献出生命的先烈们。”吴晓燕动情地说。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吴晓燕
责任编辑:谢世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