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网评论 > 正文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红色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一文中指出:“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从延安精神中汲取红色力量,激励我们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延安是革命圣地。延安时期,由于我们党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利益,明确提出了抗日救国的共同目标,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吸引了一大批热血爱国青年投奔延安,寻求信仰之路、理想之路。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医生漂洋过海奔赴延安,投身战场,救治伤员,不幸伤口感染,牺牲在对敌斗争的前线。毛泽东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表彰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埃德加·斯诺是美国著名记者,他冒着极大风险,奔赴延安采访,撰写《红星照耀中国》专著,向全世界宣传延安,宣传中国抗日战争取得的伟大胜利,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要弘扬和传承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跟着中国共产党走,“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延安时期,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形成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经过延安整风得到全党认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功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革命,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使我们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有了奋斗不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军队不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党仍然必须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踏踏实实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三、牢记党的根本宗旨。1944年9月8日,在延安枣园,毛泽东主席亲自参加为挖窑烧木炭而牺牲的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并作了重要演讲,整理提名为《为人民服务》。1944年9月21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全文刊载了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从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了我党的根本宗旨,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座右铭,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人民事业奋斗终身。在新时代,我们党组织,要坚持党课教育制度,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经常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与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关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在领导工作岗位上,“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日常生活中,以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传家宝,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还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基。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军“扫荡”,国民党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等解放区出现物质和财政极度困难。1939年2月,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从此,解放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创造了“陕北好江南”的典范,有力地推动了解放区大生产运动。经过大生产运动,较好地解决了陕甘宁边区和其他解放区的经济困难问题。在建国初期,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将旧中国留下“一穷二白”的烂摊子,逐步建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如今,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新形势下,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不懈地教育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坚持从严治党,严惩腐败,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着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的体制机制。”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作者为滁州市科技局离退休党支部书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