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安徽新闻 > 正文

【榜样】乐当农民的“科技保姆”——记省农科院二级研究员、“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张其安

8月19日,岳西县姚河乡民意专业合作社的茭白田边,省农科院二级研究员张其安换上连裤长靴、长袖衬衫,钻进闷热、多蚊虫的茭白田里选种。站在两米多高、密不透风的茭白秸秆丛中,不一会汗水就湿透了衣衫。

“找到优良种株,就把红丝带系在上面做标记,为接下来的选种做准备。 ”2个小时后,一身泥水的张其安手上和脸上有几处被锋利的茭白叶划破了口子,渗出血,他对此习以为常。 “能选出优质茭白新品种,帮助农民致富是我最大的快乐。 ”张其安说。

作为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站长、安徽省园艺学会理事长,张其安将他的办公桌放到菜地里,放到农民需要的地方。1984年,张其安从芜湖农校 (现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分配到省农科院园艺所,从事蔬菜、西甜瓜的遗传育种工作,一干就是37年。 “我当初的愿望就是和同事们一起培育更好的瓜菜新品种,研发更多新技术,然后把这些成果教给农民,帮助他们通过转化成果获得更多收入。经过30多年的努力,这个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 ”张其安说。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卖,实现农民富,甘当农民的科技保姆,这是张其安对农民兄弟的一片心意,也是他和团队成员对瓜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一种创新。

由30户菜农组成的石台县天池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海拔900米的偏僻山区。 “过去保种不保收,现在保种又保收。 ”合作社负责人汪茂安告诉记者,2012年以前,种的瓜菜品质不好,病虫害频发,一亩地能赚2000元就很好了,现在种了国家西甜瓜体系和省农科院育出的西瓜、甜瓜、西红柿、辣椒等新品种,在张其安研究员及其团队的帮助下,应用了避雨栽培新技术,每亩纯利1.2万元以上。 “他们一来就钻进湿热的大棚里教我们技术,满头是汗,鞋子和裤子上沾满泥巴。现在有了微信,联系更多了,西瓜、蔬菜出现病害拍个视频发过去,他们马上就给出防治措施,真是我们菜农免费的科技保姆! ”汪茂安感激地说。

敢于创新,拼搏超越,是张其安的一贯追求。他带领团队不懈努力,为安徽园艺事业创造了8个第一——

第一个在园艺所组建蔬菜开发团队,连续11年不拿国拨工资;第一个在省农科院组建瓜菜育种学科,创建了高水平的瓜菜育种团队;第一个将省瓜菜育种团队带进了国家队;第一个为我省争取到国家级瓜菜育种项目;第一个带领省瓜菜育种团队获得农业部一等奖;第一个为我省瓜菜育种获得安徽省科技奖一等奖;第一个为我省争得国家大宗蔬菜、特色蔬菜、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4个综合试验站;第一个为我省园艺界争取到中国园艺学会学术年会承办权。

截至目前,他带领科研团队自主育成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茄子、乌菜、芥菜,以及水生蔬菜、葱姜蒜等80多个新品种,获省部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10项。主持的蔬菜(西甜瓜)育种学科处国内先进水平。

他创制出世界首个紫色和红色乌菜,培育系列乌菜品种6个,使安徽历史名菜“乌塌菜”市场占有率超50%;率先在国内培育“秀丽”等小西瓜系列品种,使国产小西瓜品种市场占有率由零提高到85%,该品种先后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农业农村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与丰收奖一等奖,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曾称赞安徽省农科院小西瓜育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认为安徽省农科院是我国小西瓜育种的摇篮。

此外,他和团队还创制番茄、辣椒、茄子、西甜瓜、乌菜等瓜菜新种质材料600多份,为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奠定基础;研制出小西瓜、番茄、辣椒、茄子、乌菜等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30余项,并作安徽省地方标准对外颁布,如:国内首创的 “大棚西瓜改良式吊蔓栽培技术”等在长三角地区广泛应用。育出的瓜菜新品种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20多个省市区推广1600多万亩,使农民净增收近70亿元。

由于在瓜菜育种及新技术推广领域的突出贡献,张其安先后获得“中国优秀青年志愿者”“全国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创新争先奖”“首届安徽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合芜蚌试验区自主创新人才奖”“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徽省农科院建院50、60周年突出贡献奖”“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汤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