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网独家 > 正文

【“ 五位一体” ” 在滁州】点绿成金,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全椒县全力打造林长制改革示范样板

曹仕波 见习记者郑成雪 全媒体记者王 琼

近年来,全椒县以全省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为抓手,聚焦“五绿”任务,积极探索创新,林长制考核连续四年位列全市第一,并获第四届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今年6月,被省政府表彰为“2020年度全省林长制工作督查激励对象”3个县级单位之一。

一份份荣耀的背后,是全椒人对绿水青山持之以恒的追求和坚定不移的决心:在“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上坚持不懈做好融合文章,在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上敢试敢闯打造“全椒样板”,在守护城市最美底色中锲而不舍扛起“绿色担当”……在这条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全椒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蹚出了一条以发展薄壳山核桃等林业产业为重点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从林长制到林长治

——有了林长,青山有人管、绿树有人护、发展可持续

在全椒县六镇镇安徽长林生态农业的苗圃内,六镇镇党委书记、镇级林长周军每隔一段时间就深入企业上门走访,倾听企业家心声,帮助破解发展难题。“我们从土地流转、矛盾协处、配套设施、争取项目等多方面、多举措、全流程做好帮扶帮办,这既是发展的需要,更是林长的职责。”周军告诉记者,总投资270万元的村企联建项目——碧根果初加工生产线正在建设中,投产后,既可解决企业分拣、冷藏、加工等问题,又能壮大村集体经济。

周军是全椒县202名林长之一,是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的先锋,也是从林长制到林长治的关键一环。全椒县以全省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为抓手,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森林保护发展长效机制,努力打造林长制改革“全椒样板”。

在林长制探索过程中,该县做到“一林一档”“一林一策”“一林一技”“一林一警”“一林一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科学编制镇、村、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成立薄壳山核桃研究所、产业协会、博士后工作站,聘请专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林业服务小组常年深入山间田头“一对一”“面对面”服务,1个护林大队、13个护林中队、98个护林小队、191名护林员实现网格化护林。

“有了林长,实现青山有人管、绿树有人护、发展可持续。”全椒县林业局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该县借力中央森林抚育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打造江淮分水岭生态保护示范片,2020年以来造林2.7万亩,森林抚育10.6万亩。结合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建设,形成55公里“美丽一环线”,绿化提升240公里县乡道路。

 

从传统林业到富民产业

——发展薄壳山核桃,推行规模经营、实现集群发展、打造林业新名片

进入全椒县最大的薄壳山核桃基地——安徽太禾林业位于石沛镇的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满眼翠绿。薄壳山核桃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郁郁葱葱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太禾栽种大小树有33万余株,2014年第一批种植的薄壳山核桃已进入挂果期,今年预计产量在100吨,销售额可达600多万元。”太禾林业总经理郑莉华告诉记者,作为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国19个国家木本油料试验示范基地之一的太禾,从2014年小试牛刀流转1300亩到如今发展壮大到1.5万亩,未来还将继续扩大规模,计划打造3万亩的薄壳山核桃生产基地,看中的不仅仅是全椒的区位优势和地理环境,更重要的是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产业发展的决心和政策。

“全椒是林长制改革的先行者,也是受益者。”全椒县林业局局长陈兴道表示,2014年以来,全椒以薄壳山核桃“一棵树”为突破口,探索建立薄壳山核桃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发展面积突破7万亩,建成国家级示范基地7个,获得“中国碧根果之都”称号。

华辰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国斌是该县第一批从事薄壳山核桃种植大户之一,也是该县薄壳山核桃产业协会秘书长,在二郎口镇种植面积达3200亩。“借助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薄壳山核桃树下套种灌木、小麦、红薯等,综合利用土地资源,以短养长、多产共融,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他告诉记者,经过7年的精细化管理,今年薄壳山核桃将迎来大丰收,预计连同林下套种的农作物和精品苗木,公司年销售额能达到1000万元。

“薄壳山核桃树浑身都是宝,除果实的食用、药用价值外,树干笔直挺拔、树荫浓密,兼具观赏和遮荫作用,可以做行道树、庭荫树。”安徽美心生态园林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之田表示,未来将结合示范区林业产业、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和绿化工程等多方面,建设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产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从靠山吃山到资本注入

——建设国家储备林,引入金融活水、提升森林质量、提高林地生产力

走进全椒县神山国有林场国家储备林示范园区,成片的薄壳山核桃树映入眼帘,林下套种的三角枫、红叶石楠球、红花檵木球等树木点缀其中。

“以前这里种植杨树、松树、残次阔叶林等低产低效林,经济效益低,景观单调。”全椒县林业局党组成员陈发军告诉记者,现在种植的都是集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于一体的优质乔灌木。

如何让丰富的林地资源焕发新的活力,收获经济效益?如何撬动金融资本,让金融资本流入林业洼地?全椒县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今年2月,全省首个利用金融机构贷款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落户全椒,项目总投资38亿元,总规模39.9万亩。全椒国储林一期已获省农发行授信贷款9.3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椒县引进的林业单体最大项目,也是全省首个利用金融机构贷款融资建设的国储林项目。

该县以国家储备林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建设薄壳山核桃国家储备林示范园区,培育发展国有林场经济新增长点,推动国有林场转型,全面打造安徽省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全椒样板。

“将低效低产林更新为薄壳山核桃等高质量丰产林,由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经营,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建设国家储备林,提升森林质量,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陈发军表示,为充分发挥林下空间,提高林地产出效益,在薄壳山核桃林下实行林苗间作,配套栽种精品苗木,预计5年后林下苗木套种亩均收入3万元以上。

 

从大锅饭到争一流

——国有林场改革,驶上新赛道、焕发新活力、树立新品牌

沿着全椒县“最美一环线”驱车前行,来到神山寺与黄栗树水库之间的山湖大道时,道路两旁植被丰富,草花颜色各异、深浅不一,如行驶在风景中。“两旁植被都是我们公司建设、管护的。”全椒县森园公司总经理何章谦对记者说。

森园公司是2018年3月1日成立的一家国有控股公司,承担着国有林场改革重任与推动林业发展的责任。

全椒有5个国有林场,到2017年10月底共有职工960人。但和其他大多数国有林场一样,林场职工吃大锅饭,林业发展无后劲,日子举步维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国有林场改革风起,一方面是要让林业在新赛道起跑,另一方面是对现有人员的分流安置。这也是全椒县林业局局长陈兴道到任后面临的第一件难事。5个国有林场合并为3个,321人将被分流。“国有林场职工为绿化全椒大地奉献了一生最美好的年华,现在他们虽然被分流,但我们不能不管不问。”陈兴道始终坚持这一信念。

经过多方慎重考虑,按照“因养林而养人”的要求,成立一家新公司——全椒森园公司,接纳安排被分流的职工。

何金兰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国有大山林场的一名“林三代”,17岁招工进场,抱着吃“大锅饭”思想,在林场一干就是25年。林场改制后,文化程度不高的何金兰感受到了压力,于是开始自学园林绿化知识与技术,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有着丰富经验的一线工人。由于表现出色,她被提拔为工程部经理。

“在林场里和何金兰一样的工人还有很多,他们在进入森园公司之后,铆足干劲、迎难而上,成为一群新时代的林业工人。”何章谦告诉记者,下一步,企业将继续做好国家储备林建设、园林绿化工程、完成国有林场购买服务,拓展收入渠道,增加职工收入的同时,多出精品工程,参与市场竞争,力争将森园打造成为全省国有林场改革转型发展的成功典范。

一次次大胆的探索、一项项务实的举措、一个个扎实的行动,擦亮了生态底色、激发了林业活力,变含绿量为含金量、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全椒林业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在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责任编辑:郭新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