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网独家 > 正文

用好“田长” 端稳“饭碗”

民无粮不安,国无农不稳,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以推行“田长制”为抓手,在促进耕地保护上,一年多来,定远县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田长”制度,总结形成了一套“管好田、建好田、种好田、护好田、盘活田”的改革经验,蹚出一条对耕地保护利用行之有效的新路。

滁州,是农业大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为稳定粮食产能,近年来,我市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安全党政同责,通过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用力精准田管、加大结构调整、狠抓农技服务等措施,抓紧抓实粮食生产,粮食生产获得“十八连丰”。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耕地保护利用是关键,更至关重要。

保护耕地,关键是遏制“非农化”“非粮化”,从过往农村工作实践来看,在耕地上栽树、挖塘、建房、经营等行为时有发生,耕地保护形势严峻。推行“田长制”,让“田有人管”“田有人种”“田有增产”,构建集成高效、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新格局,十分必要,势在必行。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何让“田长制”落地见效,需要多方发力。一方面,要对照“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聚焦各级“田长”职责任务,做好落实文章,推动形成“田有人管”“田有人种”“田有增产”的良好局面。要通过考核指挥棒作用,让围绕“田长制”制定上墙的各项制度走下“墙”来,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另一方面,振兴乡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好耕地文章是绕不开的关键,需要以“田长制”为抓手,做出有益探索,一体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

安徽省《关于建立田长制的意见》已经发布,计划到2021年底,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和相关配套制度,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耕地保护新机制。作为中国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滁州有责任、更有担当,探索好、总结好“田长制”改革经验,在实践检验中,打造具有示范性、影响力的改革品牌。

责任编辑:郭新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