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外媒看滁 > 正文

【安徽日报】定远 点燃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微信截图_20211203083237

《安徽日报》(2021年12月3日六版)

 

1

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有关政策宣讲。

2

朱湾镇畜禽养殖企业一景。

3

第八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奖项目、安徽省领军人才创业项目——科昂纳米气凝胶项目。

4

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皖江学者特聘教授、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站长张子军指导研究生开展肉羊冷冻精液试验。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定远县以组织振兴带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推动干部、人才资源向乡村一线集聚,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人才力量,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加强骨干引领

打造推动乡村振兴过硬队伍

坚持“多元化”选配干部,优化来源结构。注重选拔政治素质过硬、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担任乡镇党政正职。目前,22个乡镇党政正职,95%来自脱贫攻坚一线。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健全从“五方面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常态化机制,先后选拔16名乡镇事业编制人员、3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1名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进入乡镇党委班子,进一步增强了领导班子整体功能。

坚持“年轻化”选配干部,优化年龄结构。着眼乡村振兴事业发展需要,在换届过程中,大力选拔经受过扎实历练、“七种能力”强和工作实绩突出的年轻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后,22个乡镇党政正职平均年龄43.8岁,较换届前下降3岁。党委班子平均年龄40.3岁,较换届前下降4.7岁。35岁以下年轻干部62名,占31.3%,其中从县直机关选派14名。较好提升了干部队伍活力,保持了乡镇干部队伍梯队建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坚持“专业化”选配干部,优化学历结构。着力提升专业素养,大力选拔具有专业素养、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强的干部。同时,注意将高学历干部选配进乡镇领导班子,推动形成又博又专、搭配合理的领导班子专业结构。选优配强后,乡镇党委班子中大学以上学历130名,占65.6%,较上届提升14.6%,有效提升了乡镇领导班子专业化水平。

 

坚持外引内育

培塑乡村振兴“前沿堡垒”

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配强“领头雁”。采取从乡村致富能手中培育一批、从现任优秀村组干部中留任一批、从外出返乡能人中回引一批、从服务基层项目人才中优选一批等做法,着力吸引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成为村“两委”成员。换届后,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2.96岁,较换届前降低2.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67.83%,较换届前提高了10.86%。

以“曲阳雁归”工程为抓手,建强“后备军”。先后面向大学本科毕业生、大专学历退役军人公开招录170名村(社区)“两委”干部。构建导师帮带、教育培训、量化考核、晋升提拔的“四位一体”培养管理模式,由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和村主要负责人与“雁归”人员“二对一”结对帮带。以乡镇党校为主阵地,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村级事务制度等,组织开展岗前培训、专题培训、外出学习等,提高人才干事创业能力。目前,累计开展培训72场次,共1500余人参加。

以选派干部为重点,做强“合伙人”。县委组织部会同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对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进行全盘摸底,精准掌握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做到精准定村、因村派人。全县第八批72个驻村工作队共216名选派帮扶干部,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126名,占比58.3%。建立第八批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和工作人员兼任村“两委”班子成员机制,明确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职责分工,推动提升村级工作水平。

 

突出人才引领

激活乡村振兴“智力引擎”

紧扣“急需紧缺”引进人才。立足县域发展需要,构建“双招双引”协同机制,出台《定远县人才链赋能产业链工作方案》《定远县人才工作顾问选聘管理办法》,组建八大特色产业链工作专班,推行市场化引才、合作联动引才、以才引才等多元模式,精准招引一批专业技能、领军和拔尖人才,集聚一批推动主导产业提升、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创新团队。今年,引进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40名。

聚焦“提升才干”培养人才。采取“项目+人才”培育模式,大力创建乡村产业创新团队,全县创建特色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文旅产业等乡村产业创新团队19个,培育乡村产业创新人才60余名。深入摸排基层一线技术需求,邀请安农大、省农科院等专家开展多场“专家下基层”活动,开展技术培训、专题讲座10多场,培训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经营大户、群众等500多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750人、农村产业带头人180人。同时,组织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安徽农交会参展,参展农产品达80余种,60家新型经营主体获政府财政补助扶持。

搭建“平台载体”用好人才。围绕县“猪、虾、鹅、菌、草”五大特色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发挥乡镇企业、产业、园区的承载优势,真情实意投入人才平台载体建设,做好示范家庭农场和示范合作社创建,发挥“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带动效应,加强对小农户乡村人才经营主体的扶持,以榜样带动其他农户,发展壮大乡村产业规模。依托人才顾问思路宽、人脉广、资源多等优势,在争取项目、落实政策、引入资金、提供技术服务等方面为村“两委”提供支持。截至目前,重点面向高素质农民、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农村社工人才、农村法律人才等乡村人才开展技术培训32期,累计培训人员达2000余人次。(丁组文)

责任编辑:郭新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