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百姓热点 > 正文

滁州:泥土里曲调芬芳 美好生活歌嘹亮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这是一首流传了数百年的凤阳民歌,它以最通俗、最流行的艺术形式唱遍了神州大地,也是滁州民歌中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滁州民歌是长江民歌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江南水乡民歌风格的影响,具有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唱词细腻甜美、歌词纯朴优雅的特点。根据演唱内容和产生时代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秧歌、革命历史歌曲等。所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就滁州民歌而言,定远县、凤阳县、明光市的民歌风格相对高亢、嘹亮、气韵悠长,声音运用比较刚直;来安县、全椒县、天长市、南谯区的民歌风格相对委婉轻盈。

也许很多人并不熟悉咱们滁州民歌,但在历史长河的星空中,滁州民歌也曾灿若星辰。民歌是地方历史文化生态的活化石,也是探究非遗活态传承的好望角。“民歌的创作、民歌的推广,仍然有许多需要探索和尝试。对民间音乐应加以再创造,使其焕发新的生机;把老的传统拾起来,用文化来宣传滁州,打造新的城市文化品牌。”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何奇如是说。在流行音乐和外来音乐盛行的今天,一些通过口传心授的民族民间文化濒临绝迹,民歌的生存空间不甚乐观,滁州民歌,需要更好地保护、传承。

凤阳民歌

婉转动听伴平民,保护传统喜传承

凤阳民歌当属滁州民歌的一张名片。它历史悠久,最早以文字形式记录的凤阳民歌,可在明嘉靖、万历年间流行的《红梅记》传奇中找到踪迹。在明初移民文化的影响下,凤阳民歌得以历史性更新和很大发展,随之闻名中外。2011年5月23日,凤阳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凤阳民歌唱腔独特、音域宽广、音韵纯朴、浑厚、高亢、抑扬跌宕,婉转动听,基调韵味和凤阳花鼓戏的味调是一个母体。以凤阳花鼓为载体的《打花鼓》等曲目,对我国许多曲种的音乐唱腔有着重大的影响。据史料记载,除新疆、西藏外,中国其他地区都飘荡过凤阳民歌的旋律。清末以后,时常流传的凤阳民歌达300多首。二十世纪初,凤阳民歌是当时步入唱片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有10多首曲目被灌成唱片,风靡一时。其中,金嗓子周璇演唱的歌曲《凤阳花鼓》唱遍神州大地。

凤阳民歌具有广泛的平民性,它所表达的内容是汉族劳动人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为保护和传承凤阳民歌,凤阳县成立了凤阳民歌研究会、开办了民歌培训班,并组织专场演出,宣传民歌艺术,使传统的凤阳民歌处于可喜的活态传承状态之中。

凤阳民歌《王三姐赶集》新编演出剧照

明光锣鼓

丰收锣鼓敲起来,百姓日子火起来

明光市丰收锣鼓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打击乐。它发源于该市潘村镇紫阳南刘庄,流行于皖苏两省的明光、五河、盱眙、泗洪一带。

丰收锣鼓在民间孕育而生,繁衍发展于明末清初。当时,丰收锣鼓的第一代传承人程开学的父亲在民间小戏班做鼓乐手,由于战乱回家务农,又逢灾荒,他就带上家人,手持锣鼓沿途乞讨度日。战乱灾荒过后,他回到故里,开始整理鼓谱,并形成了起初的丰收锣鼓。丰收锣鼓的乐手不限,少则八至十几人,多则几十人,表演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变。

丰收锣鼓的基本特点是:第一,鼓声激扬。看丰收锣鼓未见其形,早闻其声,而且声震如雷。第二,曲式欢快。丰收锣鼓的曲牌,既独立成章,又联结成套。丰收锣鼓的鼓谱曲式分为行进式和表演式,演奏从擂鼓开始,跌宕起伏,张弛有力,形成了丰收、欢庆、喜悦的意境。第三,场面欢快。表演者演奏丰收锣鼓时,配上喜庆的服饰,“V”字形展开,时而迎面打奏,时而交叉击打,站立与蹲坐,跳跃与翻转,场面欢快喜庆。

c941cd98b3fe40b981297589949e12a7

为了丰收锣鼓的传承和发展,该市(县)文化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帮助挖掘整理新的鼓谱和编排鼓乐表演动作,并于2006年成立了丰收锣鼓表演队,在重大节庆和活动上进行表演。

2008年,丰收锣鼓被确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定远民歌

百姓间口口相传,散发着生活气息

定远民歌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千百年历史。原生态的定远民歌,内容丰富,曲调流畅优美,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普泛性,特点是即兴发挥,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唱生活、唱劳动、唱情歌等,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

定远人民在创作当地民歌时,遇什么场景就唱什么词,口头创作了大量的民歌。这些民歌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内容丰富多彩,曲调流畅优美。定远民歌体裁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山歌、号子、田歌、情歌、对歌、小调等。同时,因地理环境的不同,在创作内容和曲调风格及传唱方式上各有特色,有独唱、对唱、合唱。节奏明快,铿锵有力,朗朗上口。代表曲目有《怎么不是的》、《秧歌号子》、《瞧郎》。1954年至1990年,该县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多次对民歌进行普查、搜集、整理,初选54首编印《定远民歌集》,并精选12首送省、市文化部门。

定远民歌《怎么不是的》在1986年由马流柱、朱逢博演唱,并制作成录音带远销东南亚及西欧各国。1990年,经专家对该县民歌再次挖掘、整理,46首编入《中国民间音乐集成》。

2008年,定远民歌被确定为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全椒民歌

粗犷高吭豪放风,委婉细腻抒柔情

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椒民歌,和其地理区位相似,曲调既有淮河流域粗犷、高亢、豪放的风味,也有长江流域委婉、细腻、抒情的风格,其歌词语言包含浓郁的吴楚方言,是全椒县宝贵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传唱千百年而不息。

全椒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分为生活民歌、情歌、劳动歌几大类。生活民歌反映人民群众的社会家庭生活情景,歌中流露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情歌这类民歌在整个民歌中占的比例很大,数量最多,也最为脍炙人口,反映了人们对婚姻爱情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劳动歌有秧歌和号子之分,秧歌是在插秧时唱的歌,一人领唱,众人随和,有的还用锣鼓伴奏,比较抒情欢快,起着活跃劳动气氛的作用。号子是典型的劳动民歌,对劳动有着实用性和表现性两种功能。

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全椒文化人近40年的普查、搜集、挖掘、整理编印的《全椒民歌集》,109首民歌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全椒漫长的历史风貌。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开展了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篡及普查工作,其中就有中国民间歌曲这一项工作,在众多的民歌中,全椒民歌入选市级分册中共计57首。

2014年,全椒民歌成功申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全椒县石沛镇的茆邦霞成功获批安徽省非遗项目“全椒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

(记者张 然 王 琼 整理)

责任编辑:hex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