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百姓热点 > 正文

滁州市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创新大潮涌 扬帆正当时

——我市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多亏了滁州经开区和市科技部门积极帮助我们出谋划策、对上争取,全力以赴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和人才团队建设,我们才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政策扶持。”滁州经开区通用生物系统(安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新春满脸喜悦地向记者传递一个好消息:公司研究的基因合成项目刚刚获批2016年省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即将获得扶持资金600万元。“这笔资金极大激发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将把资金继续用于企业的研发投入,争取生产更多科技含量高、产品竞争强、市场前景好的高端产品。”

这是我市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主体,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的一个缩影。“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让更多创新型企业加入到创新发展的大潮当中来,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主力军,我们的创新才有支撑。”在全市创新发展大会上,市委副书记(主持市委工作)、市长张祥安发出动员令。

让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

“我们每年科研投入有1000万元,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这个力度是很大的。”安徽鲲鹏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段宗君介绍时说,该企业员工400多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就有70多人,“公司秉承的理念,就是‘长期坚持装备模具发展不动摇’,我干这行20多年,现在像这样沉下心发展实业的企业不多。”

企业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与我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息息相关。今年3月,我市发布最新的“1+4+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其中的“4”即实施四大工程,而“科技企业创新培育工程”就是其中之一。在关于实施四大工程的指导意见中,对实施科技企业创新培育工程,提出要从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搭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发力。据统计,目前我市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26%,建成院士工作站10家,居全省第3位。

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

只有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才能真正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

我市出台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办法,在争取项目、搭建合作平台、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开展保姆式帮扶,持续实施“三百工程”“千亿技改”和“千企升级”计划。去年,我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净增55家,总数达到230家、居全省第4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为1424.9亿元、316.9亿元,均位居全省第3位。

今年以来,我市修改了《滁州市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起草了《滁州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滁创新创业实施办法》《滁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实施细则(暂行)》《滁州市区域科技创新绩效考评奖励实施细则(暂行)》《滁州市科技创新券实施办法(暂行)》等一系列打基础、补短板的政策文件。此外,还将继续探索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在担保融资、科技保险等方面创新试点,加大扶持力度,让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管理创新等各一系列创新令企业焕发勃勃生机。

让企业真正成为成果应用的主体

鼓励企业开展以提高产品档次、增加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的技术改造,促进企业技术成果、专利发明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去年以来,我市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8170件、1190件,居全省第4位、第3位,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十强县我市独占四席。

我市鼓励分类培育不同类型科技企业;完善研发后补助、科技创新券等扶持政策,适时跟进股权投资、上市(挂牌)辅导等专业服务;建立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推进激励机制……一系列精准务实的政策,将推动我市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成为成果应用的主体,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hex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