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网评论 > 正文

有感于十九大 报告的“人民情怀”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重千钧,“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贯穿于报告之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报告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和继续前进不变的主题,彰显了我们党永远不变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心系人民的初心和情怀。品味十九大报告的“人民情怀”,令人感慨良多。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重大关切,贯穿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作出“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的科学论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大江南北留下看真贫、解民忧的调研考察足迹……所思所行,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极大地凝聚了人心、提振了信心。

展望未来,对人民生活、发展状况和需求变化进行科学分析和把握,是更好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日益突出。因此,十九大报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人民群众生活、发展状况和需求的新变化,历史性地提出了“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关系全局性变化的科学判断,正是不断创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论、制度和方法的结果,有利于更好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十九大报告的“人民情怀”更体现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上。一段时间以来,腐败问题、污染问题、住房医疗保障问题,等等,困扰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打赢蓝天保卫战”;“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报告全面回应群众期待,充分体现了“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担当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吹响了催人奋进的号角,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描绘了新的蓝图。

初心不改,虽远不怠。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及历史使命、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政治宣言,是一份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报告,是一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拥护、为民造福、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报告。“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情怀,才能不忘初心,才能永不懈怠,才能一往无前。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更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伟大梦想就一定会变成美好现实。

责任编辑:陈姝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