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百姓热点 > 正文

【爱国情·奋斗者】心中有情怀 笔下有担当

——记滁州日报社网络部主任喻松

滁州网讯 大年三十,在万家团圆的时刻,他“泡”在创新发展“一号工程”——惠科项目采访施工情况;凌晨一点,当人们在睡梦中的时候,他在施工现场等待国内首例“无合龙段”转体桥转体成功的那一刻;夜深人静时,采访归来的他仍忙着整理录音、写稿、校稿,确保稿件第二天及时见报……从业11年来,他始终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长期奋战在新闻一线。从军人到党报记者,在他身上,变换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军人作风、党报记者的民生情怀和使命担当。他就是滁州日报社网络部主任、记者喻松。

永葆军人本色

2000年底,喻松高中毕业后,怀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到广州参军入伍。在部队期间,他刻苦训练,勤奋实干,入伍第二年就当上了班长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底,喻松退伍回到家乡南谯区沙河镇。2004年6月,他通过复读考上大学,成为一名新闻专业学生。

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是两年的军旅生涯却留给他一份脱不掉洗不去的情怀——那就是军人作风。军人作风是什么?在喻松身上,那便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抱怨不推脱,就是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踏踏实实做好事情。

在滁州日报工作的11年间,为了工作需要,喻松先后在记者部、广告部、特稿部、网络部等多个部门工作。不管在哪个部门,他始终用军人的作风要求自己,高质量完成任务。每年春节、中秋、国庆等节假日,作为本地人,他会积极参加值班,让外地同事能够回家团聚。遇到重大新闻报道,他主动请缨、勇担重任,先后多次承担中央、省委主要领导和各地党政代表团来滁考察等重要活动新闻报道。在滁州日报的年度考核中,10年的考核他7次被评为优秀。

饱含民生情怀

2010年4月,在一篇通讯员传来的简短消息中,喻松看到明光市白米山农场职工杭士江勇救落水者牺牲的事迹。通讯员的报道仅有三言两语,“这里面一定有很多感人的细节没有写出来!”想到这,喻松便主动与农场联系,第一时间赶往农场深入采访。经过两天的采写,喻松以《“平民英雄”杭士江》为题,将杭士江的英勇事迹在《滁州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引起了强烈反响。后来,杭士江被追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并被追认为烈士。

“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跟你有多亲。”在喻松看来,作为一名记者,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基层,多一份民生关切,多一份人文情怀。2011年11月,喻松和同事在基层“走转改”时,了解到明光市泊岗乡萝卜滞销、农民愁苦不堪的情况后,在报社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喻松和多位同事勇担媒体人的责任。他多次联系超市、食堂、机关单位购买爱心萝卜,先后刊发10多篇追踪报道,帮助农民销售萝卜。

牢记使命担当

与人民同行,和时代同进。在喻松看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报记者,更应肩负时代担当,写出更多有温度、有思想、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2009年11月,作为一名新闻战线上一名新兵,喻松和同事一起深入凤阳县采访报道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凤阳县的多天时间里,他和同事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先后参与采写了三篇共2万多字的长篇新闻通讯《基层干部的楷模——沈浩》(上、中、下)。2017年1月,他被派往合肥采写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滁州代表团的活动。工作期间,他一个人发快讯、整录音、拍图片、写报道,每天都忙到深夜,圆满完成了各项报道任务。为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特意给报社发来感谢信。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我有幸见证了滁州的发展跨越,虽然辛苦,但更多的是收获。”在喻松看来,新闻工作者永远在路上,未来他仍将牢记使命担当,不忘民生情怀,不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争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记者卢晓东)

责任编辑:王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