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网独家 > 正文

创新驱动,千年古县谱新篇

——全椒县高质量发展打造皖东“第一印象”综述

滁州网讯 素有“江淮背腹”“吴楚冲衢”之称的全椒,拥有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千年古县等国字号金字招牌。作为滁州发展的“东大门”,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前沿,在新时代的号角声中,全椒人以打造成皖东“第一印象”为主标杆,坚持创新驱动,开创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书写了改革创新的生动篇章,绽放了千年古县的崭新风采。

工业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 

亚士创能科技(滁州)有限公司,是涂料及节能新材料行业的领导型品牌亚士集团的子公司之一,位于全椒县经济开发区。项目总投资10亿元,是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的全智能生产企业,覆盖亚士集团三大业务块,六大产品体系的综合性生产制造基地,目前是国内最大和最先进的涂料和外墙保温生产企业。

走进水性涂料车间,记者看见里面整齐排列着高大的钢构架,一桶桶最高处的涂料被机械运至最下层,一辆辆无人叉车在车间里来回穿梭,诺大的厂房里鲜见工人。“这是一个立体仓库,总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同等面积下平面仓库储存量仅为3626个货位,而我们的立体仓库可达到15000个货位。”企业公共事务主管霍刚告诉记者,产品从入库到出库都是通过电脑操作,机械按照电脑指令来完成,真正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

亚士创能是全椒县创新驱动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特别是十九大以来,全椒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坚定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努力抓好重点指标、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落实,不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仅2018年一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07.5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家、居全市第一。围绕争创安徽省质量强县,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柴获评全国2018“质量之光”年度魅力品牌,全柴动力荣获省政府质量提名奖,新增省级名牌产品3个。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产值增长37%,新增智能化工厂3家、数字化车间4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3家。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2家,省级创新平台3家,净增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7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91.6亿元,实现增加值15.4亿元,增速为40%。

林业创新,走出一条增绿增效特色道路 

时至仲夏,在全椒县绿兴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林场里,一棵棵薄壳山核桃在炽热的阳光下奋力生长着。企业法人王宏军戴着一顶草帽,一如以往走进了自己的核桃园,查看长势。“我种了2000亩薄壳山核桃,今年是第四年个年头。”王宏军的企业也获得了省级示范家庭林场、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称号。

作为县薄壳山核桃协会会长,王宏军对全椒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情况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全椒县是从2014年开始种植发展薄壳山核桃的,目前是华东面积最大的薄壳山核桃区域,全国18个国家级薄壳山核桃试验示范基地全椒就占了6个。

“按照理论,薄壳山核桃挂果需要六到七年,通过技术改良与创新,挂果时间明显缩短,挂果率有效增加。”王宏军说,县政府聘请省薄壳山核桃首席专家为技术顾问,每年至少举办技术培训班8至10次,采用室内业务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学以致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8年全县产量达到了20吨,预计今年将达到100吨。

林业增绿,产业增效,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全椒县以林长制工作为抓手,结合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和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发展思路,以薄壳山核桃产业为突破口,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绿色产业富民新路。目前,该县发展薄壳山核桃4.2万亩,造林公司和大户49家,其中连片栽植500亩以上的规模企业19家,引领带动薄壳山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林业产业坚持创新发展,激发了内生动力,也带动产业扶贫。该县扎实推进薄壳山核桃产业扶贫“双千工程”,免费为有意愿种植的贫困户栽种薄壳山核桃,并安排技术特派员包户到人,定期提供指导栽培和管理技术。同时,加大企业带动扶贫,全县薄壳山核桃企业共流转369个贫困户土地3850亩,年支付流转费187万元,户均增收5067元,并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且利用小额贷款资金入股了11家企业,年分红总额181.8万元,户均增收3600元,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奠定了基础。 

农业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又到一年龙虾季,这两天全椒县赤镇南来北往的车络绎不绝。随着一辆辆载满小龙虾的车辆驶出,养虾的农民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王如峰是全椒县农业产业协会会长,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作为当地的养殖大户和养虾带头人,王如峰饮水不忘掘井人,自己致富的同时,带动村民养虾,共同致富。在他的带动下,该县二郎口镇赤镇龙虾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347个,养殖面积1.35万亩。

“每年五六月份,龙虾集中上市的时候,田间地头收购车辆都排起长龙。”二郎口镇党委书记张勇说,以前村民一年就指望一季稻,赚不了多少钱,很多人都外出务工了。这几年,不少村民返乡种起了地,养起了虾。现在通过发展稻虾连作,龙虾产业真正成了当地百姓的富民产业。

2006年起,全椒县立足宜渔稻田资源优势,开始逐步推行稻虾连作模式。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全县已有25万多亩稻田实行稻虾连作,其中百亩以上的大户686户,养殖面积超过15万亩,每亩小龙虾每年为农民增收4000多元。2018年1月,“全椒龙虾”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赤镇龙虾合作社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星创天地,成功引进安粮集团、富煌集团,着力打造小龙虾从养殖到深加工全产业链。

科技创新是破解农业绿色发展难题的关键。近些年来,在科技的驱动引领下,全椒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驶入快车道,“一镇一园”加快推进,大墅龙山、襄河辉隆、六镇牧龙山、石沛荣鸿、武岗荒草圩等示范园区加快转型。2018年,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6家、家庭农场113家,认证农业“三品一标”25个,农业机械化率达86.7%,获评“全国农机示范县”。

责任编辑:王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