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国际 > 正文

中国已建成5G基站超50万 5G融合应用加速推进

“5G商用牌照发放1年多来,我国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基础电信企业已建成5G基站超过50万个、5G终端连接数已突破1亿。”

9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在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简称“智博会”)期间举行的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介绍了中国5G网络建设的进展情况。

1126498061_16002139562641n

资料图: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两江新区礼嘉智慧公园开幕。陈超 摄

年底或将建成超60万个5G基站

作为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8场主题论坛之一,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围绕5G新基建重点任务,探讨与发掘未来城市发展中的行业融合应用。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目前我国5G用户超过1.1亿,计划2020年底5G基站将超过60万个,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

除了5G建设加快落地,5G应用创新也在加快。据韩夏介绍,目前,5G已在港口、机械、汽车、钢铁、矿业和能源等行业和领域的应用领先发展,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的应用正加速推进。

以工业互联网为例,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在会上指出,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达到2.13万亿元,预计202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5万亿元。

但工业互联网面临着诸多挑战。譬如,如何实现生产全要素、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的安全可靠互联互通,如何实现面向工业生产和服务系统的人、机、物网络化协同,等等。

“5G+工业互联网就可以解决上述难题,创造新产品,催生新模式和新业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尹浩说。

在这种情况下,从网络部署、深化融合应用、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快5G融合应用发展步伐,开启5G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新征程显得势在必行。

3

                资料图:礼嘉智慧公园湖畔里数字体验中心B馆。陈鑫 摄

如何加快5G融合应用?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陈山枝认为,5G作为移动生产力,可与新技术结合创造出新的产品并变现。“如果把5G网络能力开放给行业开发者,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将有助于各行各业加快融合创新,推动数字经济爆发式增长。”

在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吕廷杰看来,5G+物联网时代,人类的知识加算法再加算力,还可使冷冰冰的物变得有智慧,使得它们能够按照人类的要求,在“红灯亮了时停下来”“绿灯来了时走”。

但当每一个物都有执行力的时候,它的算法算力就边缘化了。那么,边缘计算怎么利用?“我们可利用5G网络,让边缘化的算力形成一个算力网络。这样,运营商可从卖带宽转变到卖算力。而这个算力网络不需要拥有云计算中心,将成为数字社会的一个重要动力来源。”吕廷杰称。

由于5G将实现万物互联,当前社会各界对5G期待空前,但具体该如何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政企事业部副总经理俞承志表示,开展示范应用,让企业知道怎么用5G、怎么建立5G应用商业模式非常重要。如,中国移动正与相关企业合作,在智慧工厂、智慧医院、智慧文旅和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实现5G应用。

4

                           资料图:智博会实体展馆现场。陈超 摄

未来5G产业将走向何方?

在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看来,未来5G+人工智能+边缘云,将变革教育方式,加速医疗变革和汽车行业变革,提升工作效率,构建柔性制造系统。同时,还可构建无界XR(扩展现实)生态,实现个性化购物体验。

“作为新型信息化基础设施之首的5G,未来将实现联接全场景,让人工智能无所不及、让计算无处不在、让云触手可及,加速千万行业数字化,创造新价值、新机遇,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将大幅度增长。”华为公司5G产品线总裁彭红华称。

面对5G产业全方位提速进档迎来拓展年,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苏郁表示,未来5G数字技术将催生生产生活场景的更多模式创新,80%的5G应用场景将出现在物与物的通信,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远程医疗等领域,其中5G助力医疗新基建,将锻造医卫领域的新能力。

具体到汽车领域,“5G的到来可催生汽车无线网络的发展,一旦技术应用成熟,当今汽车上很多现有的用于网络通信的CAN(控制器局域网络)线束则可以被取而代之。”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副总经理张杰称,未来5G技术普及后,只需更换车辆上的联网模块,即可接入新的网络中,将汽车改造为真正的5G汽车。(记者 谢艺观)

责任编辑:郑安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