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网独家 > 正文

【民生工程进行时】当幸福来敲门

——我市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工程侧记

1

图为琅琊区光明园小区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全媒体记者卢志永摄

滁州网讯 “以前这里的房子卖都卖不掉,有点经济实力的老街坊都想着往外搬;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不少人看中这里的好位置,还有新人精心装修、贴上喜字,准备当婚房……”9月3日下午,在毗邻南京太仆寺和丰乐亭景区的西涧二村小区内,琅琊区龙池社区党委书记孙涛笑着说。

从几乎无人问津的老旧小区,到华丽转身成为现如今的“景区房”,西涧二村的成功逆袭,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这一民生工程。“十三五”以来,我市累计投入约9.83亿元,对156个城镇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涉及3.68万住户。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特别是2018年以来,我市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通过改造让老旧小区成为“居家花园、生活乐园、精神家园”,顺利实现“破旧立新、一步一景”的华美蝶变。

老旧小区换新颜 老少街坊尽开颜

基础设施老旧、物业管理缺乏,是老旧小区普遍面临的难题。建于1992年的西涧二村,因为年久失修,环境卫生条件差、配套设施老旧,居民总结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窗破不挡风,路破不行车”。小区里有一个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烂泥塘,不仅大煞风景,还滋生蚊蝇,大家意见极大。

2019年夏天,西涧二村改造正式开始。老旧小区改造,不仅仅是把墙体刷白、道路铺平,关键是要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实现“破旧立新、一步一景”。改造工程从开始设计,到后期建设,一直在不断地征求小区居民的意见。其间,社区还召集业委会和业主代表召开协商议事会20余次,解决改造难题30多个。

2

图为琅琊区龙池社区举办“千年龙池,以礼传承”百家宴活动。 全媒体记者卢志永摄

在居民们的见证下,西涧二村在一天天地变着模样。如今,小区面貌改观、房屋功能改善、基础设施改造、居住环境改优。1000平方米的荷花池成为很多居民的热门打卡地,不时地出现在大家的微信朋友圈里。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在“文化乐园”和“精神家园”的打造中,积极打造党建引领“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服务模式,整合利用各类资源,提升小区治理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改造后的小区面貌翻天覆地。西涧二村和旁边的西涧一村等老旧小区,增加停车位116个、充电桩220个,施划停车线4000余米,新增绿化面积890多平方米、修缮及新增上下水管网4000余米,新增太阳能路灯40余个、楼道灯129个,新增文体活动广场3000多平方米、室内文化活动场所500余平方米,真正实现“灯亮、路平、管线齐、下水畅、环境美”,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正因为对老旧小区改造及后续管理的满意,更多居民对居住环境更加爱惜,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如今,车辆停放无序、毁绿种菜、垃圾乱扔、随地吐痰、不文明养犬等行为得到显著改善,居民的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使城市有里有面 让百姓安居乐业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利用老旧小区改造这个“小切口”,推进城市开发建设模式的转型和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构建,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我市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功能,彻底改变粗放型的管理方式,让小区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改造中不忘重点挖掘小区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个性特色资源,以“一区一景”为目标,在完成老旧小区基础性改造的前提下,进一步打造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小区风貌。

3

图为琅琊区光明园小区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全媒体记者卢志永摄

融入文明底蕴,规划量体裁衣。改造之前,项目管理人员深入小区实地采样,全面分析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建筑物结构及小区规模等特点,针对改造设想进行深入讨论,并广泛征求民意。市政府牵头组织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按照多方面条件明确老旧小区范围,挖掘欧阳修以民为本、宽简施政的文化底蕴,融入小区设计改造方案,制定年度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和实施方案。

植入文化功能,体现徽风皖韵。设计人员仔细考察小区周边、内部和单栋建筑物,由整体到细节考虑建筑风格。如,西涧二村毗邻南京太仆寺和丰乐亭景区,龙兴花园紧靠拱极门古城墙,外部古风浓郁,历史文化氛围浓厚,小区整体便与景点、古迹等相呼应,设计为“粉墙黛瓦”的徽派风格。改造过程中,优先考虑综合文化服务功能,因地制宜设置核心价值观、邻里和谐、移风易俗、家风家教等公益宣传。

彰显人文情怀,改造由里而外。不仅关注楼宇外貌、小区环境等“面子”的亮丽,更关注楼道破旧、管线老旧不畅等“里子”问题的解决,确保“灯亮、路平、管线齐、下水畅、环境美”。项目改造前和实施中,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根据“金点子”,处理好功能与品位、现代与传统、人文与自然的关系。

精塑文明管理,提升文明素养。借助语音小喇叭、文明创建宣传栏、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等,宣传《滁州市民公约》《滁州文明16条2.0版》、“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公益广告等,引导居民提升文明素养,自觉爱护公共基础设施,维护改造后的小区环境和卫生。改造后的小区全部实现物业管理,组织成立红色物业党组织,带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小区管理。

显而易见,老旧小区改造已经成为我市城市发展新形势下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下一步,我市将在理顺物业管理体制、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促进物业管理达标升级、探索物业管理新路径、破解物业费难收缴等方面持续发力,真正实现改造项目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使城市“有里有面”,让百姓安居乐业。

责任编辑:guoxx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