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百姓热点 > 正文

王荣:照顾脑瘫儿子 二十余载不离不弃

王荣

王荣


人物简介:王荣,女,汉族,中共党员,1976年12月生,明光市明光街道龙山社区工作人员,孝老爱亲好人。

事迹简介:王荣照顾脑瘫大儿子二十多年不离不弃,不计代价,四处为他寻医问药,精心将他抚养长大;他的丈夫因突发高血压从工作的大坝上摔下来,并因伤势严重,最终抢救无效离开人世,但在处于病危状态进行抢救的日子里,她一直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口,陪了丈夫19天;在丈夫离世后,她不离不弃,担起爱与责任,悉心照料患有脑瘤的婆婆,与婆婆相互扶持,共同支撑起家庭的避风港;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王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成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王荣户获评2018安徽省最美家庭2020全国最美家庭20216月,王荣当选“滁州好人”。

不离不弃,担起爱与责任

1998年5月,王荣和丈夫李海军完婚。当时,王荣在酒厂上班,丈夫在当地供电局工作。王荣说:“丈夫家是农村的,我家是城里的。但是之前条件都不好,所以结婚时房子都是租的,但我相信只要夫妻二人肯努力,就一定能够过上好日子”。

婚后一年,在全家的满怀期待下,王荣的大儿子出生了。但随着大儿子的成长,他们的家庭也笼罩上了阴霾。王荣说,儿子两岁后,逐渐发现他反应比较慢,走路也慢。别人家孩子一周多就会整句整句说了,而她的儿子只会扶着墙慢慢蹿,说话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冒。

“先天性脑瘫,小脑萎缩,四肢无力,以后这孩子将无法行走,无法言语,并伴有终生痴呆”,医生的话无疑给王荣夫妇当头一棒。“那一刻我的心沉到了海底,脑子里一片空白,欲哭无泪,一连几天都神情恍惚,不知所措”提及当年,王荣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放弃吧,你们还年轻,以后还可以再要;要了这个孩子,你会苦一辈子,长痛不如短痛,算了吧。”众人的劝说让王荣心如止水,肝肠寸断。但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是一条生命,只要孩子有一口气也绝不放弃!王荣重新拾起决心,带儿子走上求医问药之路。为治好儿子的病,王荣背着儿子开始与命运做起了战斗,他们先后辗转到南京、上海等地的医院就诊。为节省看病的费用,王荣与母亲晚上睡着大通铺,白天在医院东奔西走。             

在治病的路途上,为了儿子的医药费,夫妻二人更加努力,2003年,在双方大家庭的帮助和自身的奋斗下,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王荣一家三口,搬进了新家。王荣说“总算有自己的窝了。不用再从居无定所,到处租房子了”。

2006年王荣的小儿子出生了,小儿子出生到来,给他们家里增添了很多的快乐。为了更好的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王荣放弃了工作,做起了全职妈妈,而另一方面,凭借自己的努力,丈夫李海军也担任起了部门领导。

突发变故,顽强支撑

就在这个不完美的家庭,逐步走上正轨时,2009年3月,噩运再次降临。丈夫李海军早上上班的时候告诉自己今天要去泊岗乡检查,中午不回来吃饭了。但没想到王荣再次见到丈夫时,他已经躺在了医院的抢救室里。从同事那了解到,在工作检查途中,丈夫突发高血压从大坝上面摔下来。但因为伤势严重,李海军一直处于病危状态。听专家和医生说,如果能撑过二十天,也许就有救,但是救过来也成植物人。王荣听完之后哭着说“植物人我也不怕,植物人我也能带,至少有个人在家”。

在丈夫进行抢救的日子里,王荣一直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口。王荣陪了丈夫19天24个小时,但是丈夫还是永远的离开了。对于还年轻的王荣来说,这无异于晴天霹雳,家庭的顶梁柱倒下了,这个家该如何支撑下去。看着眼前的种种困难,王荣也曾想到过放弃,但是转眼看到两个孩子,特别是看着大儿子,她强迫自己站起来,以柔弱之肩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从此王荣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大儿子要继续治疗,小儿子也需要照顾,还有年迈的婆婆。婆婆帮着照看孩子,王荣则重新出去找工作,她心中始终默默地对自己说“挺住、挺住!”。

为母则刚,撑起家的希望

工作之余,王荣开始每天坚持陪伴大儿子进行康复治疗,她说“多年来给大儿子看病积累的康复训练知识,自己都能成为半个医生了”。为帮助儿子练习说话,王荣每天用筷子把儿子的舌头硬往外拽,每天拽的儿子一直哭叫,她也因为心疼而双手颤抖,但为了儿子能够正常发音,只能狠下心来。大儿子双手无力,每次吃饭不是王荣喂食就是自己双手乱抓。为了练习手部肌肉的力量,王荣装了一瓶黄豆,倒在盘子里,每天坚持让儿子用筷子从盘子里夹豆子,来装满瓶子。日复一日,累的时候、无助的时候她也会偷偷地流泪,但王荣坚信,只要坚持就有希望,她憧憬着:“总有那么一天,儿子会讲话、会走路。”如今大儿子已经学会了一些生活技能,并且在王荣的精心教育下,小儿子也已经成为一名初中生。

守望互助,婆媳赢得敬佩

在婆婆和王荣的努力下,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好转起来。白天王荣去上班,婆婆在家照顾孩子,晚上王荣回家和婆婆一起整理家务。王荣说,她婆婆也是苦命人,39岁开始守寡,一人带7个孩子。刚刚还没享福,小儿子又走了,就她们婆媳两个支撑着这个家。即使再苦再累婆媳之间也没有抱怨过一句话,王荣和婆婆一直相处的很融洽。

好景不长,命运再次和王荣开起了玩笑。数月前,婆婆检查出患上了脑瘤,需要时刻照看,身边离不开人。万般无奈之下婆婆只好被大女儿接回家调养。王荣去上班后也只能把大儿子锁在家中,下班后便要立即赶回去。“虽然现在大儿子已经22岁了,但还得锁在家,不锁不行,怕他跑出去会出意外。小儿子放学回来也需要吃饭。”

王荣担心着生病的婆婆,而婆婆也担心着儿媳妇一家。婆婆于正兰说,她想着小孙子念书,又想着大孙子。天天看不见她就急死了,就是想回去。艰难的日子里,婆媳二人的相互扶持,不仅让生活变得更好,也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心系群众,成为贴心之人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王荣说。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她就是最贴近群众的一根针。

王荣作为龙山社区居民委员会委员,分管的工作是安全生产员,另外也是社区网格员。王荣虽不幸,但天性乐观,热心善良,敬职敬业。同事们提到王荣更是赞不绝口,王荣的同事张太勇说,王荣在工作上是一丝不苟,任劳任怨,性格也比较开朗。她不仅能够出色地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在工作中自己遇到不懂的问题也马上就会向年轻的同事们请教。

群众们提到王荣也是个个都竖起大拇指,身为网格员的她,每天都要去辖区内,除了检查小区环境卫生以外,经常询问居民们的生活需求,为群众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王荣还经常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与辖区内的孤寡细聊家常,定期去给老人剪头发等等,给老人们无聊的生活增添一丝色彩。

责任编辑:谢世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